
烂尾楼,是指已办理用地、规划手续,项目开工后,因开发商无力继续投资建设或陷入债务纠纷,停工一年以上的房地产项目。烂尾楼的出现,通常或因在规划、审批、验收等环节遇到阻力,或是在建设过程中开发商资金链断裂、陷入债务纠纷等。市场定位不准、施工质量低劣等也是烂尾楼形成的重要原因。一些烂尾楼的下面还深藏着违规审批、滥用职权、权钱交易、失职渎职等腐败和作风问题。例如,海南、北海等地的大部分烂尾楼就是1993年局部地区出现房地产过热现象的后遗症。当时房地产投资额增长率远远高于销售额增长率,其中占很大比重是盲目投资和大肆炒地皮、炒项目的结果。国外一些国家烂尾楼形成的原因还包括金融危机。烂尾楼是民生之痛,不仅破坏城市形象,浪费土地资源,破坏投资者信心,给居民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还存在安全隐患,甚至可能给当地社会稳定埋下隐患。开展“烂尾楼”项目整治工作,是推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的有力举措,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具体行动,也是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的必然要求。因此,必须掀开烂尾楼的遮羞布,肃清背后的腐败乱象,让百姓早日实现安居梦,让一方经济社会更加健康有序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