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星堆遗址(Site of Sanxingdui)位于中国四川省广汉市鸭子河畔,是距今4800-2600年前古蜀文明的核心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至商周的蜀文化遗址,是一个包含祭祀体系、政治中心、手工业作坊和居住区的复杂文明综合体。该遗址由成都真武村当地农民燕道诚于1929年首次发现,始于燕道诚淘沟时偶然发现的一坑玉石器。分布面积为12平方千米,核心区域古蜀国都城面积约3.6平方千米。是中国西南地区至2022年为止发现的分布范围最广、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文化遗址。1986年在遗址发现两个大型祭祀坑,出土青铜大立人像、青铜神树、青铜面具等上千件珍贵文物,被认为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2019年11月-2020年5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新发现6座三星堆文化“祭祀坑”,截至2022年5月,基本完成挖掘,6座祭祀坑出土编号文物1.4万余件,包括金面具、多种造型的铜人像、铜“神坛”、各类玉器、丝织品残痕、象牙雕等,部分文物的造型和纹饰前所未见。1988年,三星堆遗址入选中国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入选中国世界遗产预备名单。2021年12月18日,三星堆遗址与金沙遗址在广汉正式启动联合申遗。三星堆博物馆(Sanxingdui Museum)在三星堆遗址东北角修建,占地面积约33万平方米,用于集中展示遗址出土的文物。博物馆以“综合馆”“青铜馆”及“修复馆”为基本陈列。系首批国家AAAA级景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首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和首批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单位”等多项国家级荣誉称号。自1997年建成开放以来,已接待国内外游客2200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