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D视角下的新教材:从“WHERE TO”看课堂设计你有没有发现,新教材每个单元的内容设计,都像是一场有方向、有节奏的“学习旅程”?从大问题的引领,到每个板块的核心任务,再到最后的项目展示,其实背后都遵循着同一条逻辑——那就是 UbD 模型中的 “WHERETO” 原则。“WHERETO”,其实是七个关键问题,它告诉我们一节高质量的课,应该从方向出发,经历吸引—支持—反思—差异—组织这七个环节。🔹 W —— Where are we going?让学生知道学习的方向和期待。新教材开篇的大问题,就是让学生明确——“我们要去哪里”。学习不再是碎片,而是一段有目标的旅程。🔹 H —— How will we hook the students?通过情境、视频、任务,激发学生的兴趣。每个单元A部分的导入,都在“hook”学生——让他们愿意进入这个学习主题。🔹 E —— How will we equip students?让学生获得完成任务所需的语言资源与策略支持。教材的听、说、读、写训练,就是在“equip”学生。🔹 R —— How will we revise and rethink?让学生在反思中不断改进。教材中的巩固与自我评估环节,就是在引导他们“rethink”。🔹 E —— How will students self-evaluate?培养学生的自评意识,让学习可见、可调。这对应了教材最后的“Learning tips”和“Self-check”。🔹 T —— How will we tailor learning?根据学生差异,设计多样化任务,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成功。这也是新教材“任务驱动”“多元表达”的体现。🔹 O —— How will we organize the sequence of learning?让整个学习过程层层递进、有逻辑、有节奏。从A到B再到C的设计,就是“组织学习顺序”的过程。我们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学完又如何展示?这正是UbD理念在课堂上的落地体现——从目标出发,以理解为终点,让每个学习环节都有意义。#小学英语教师成长[话题]# #UbD逆向设计[话题]# #新教材解读[话题]# #高质量课堂[话题]# #教学设计[话题]# #

ubd是什么格式

30
2
50
7
举报
发布时间:2025-11-13 08:45
Michael老师说新教材
Michael老师说新教材

粉丝227获赞483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