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385获赞3902


昨天,四川省阿坝州马尔康市境内红旗大桥发生了垮塌。视频显示,垮塌现场尘烟滚滚,索性大桥已在此前一天进行了工地管制,因此没有出现人员伤亡。网传的时间线显示,十一月十号十七时左右,巡查人员发现大约十厘米宽的主裂缝, 山体开裂处距红旗桥右岸桥台大约三十米。发现险情之后,当地发布了临时交通管制通告,并且于傍晚完成了滞留车辆的疏散。 垮塌发生之后,阿坝州交通运输局工作人员回应媒体,否认垮塌与桥梁的质量有关,而是指向了山体滑坡导致边坡裂缝。 但是山体滑坡是如何形成的,是否和天气原因有关呢?还有待进步的论证。据公开的资料,红旗大桥于今年一月十四号合拢,建设方也曾经自傲的宣称,在大桥 建设的过程当中,成功的攻克了诸多的难题,包括了高边坡、高海拔、复杂地质等因素。然而,从合龙到垮塌仅经过了十个多月,此次零伤亡的奇迹也全依赖于巡查人员的勘测。 在灾害高发区域进行大规模的基建,不能仅凭人定胜天的勇气,更需要对自然心存敬畏。我们的工程标准是否足以应对日益频发的极端地质活动呢?动态的监测与应急预警能否更早介入呢? 大型基建如何真正的实现从建的快到建的安全、用的安心的转变?此类投资巨大、关乎民生的项目,从规划、招标、施工到监理, 全生命周期与系统性监管至关重要。此外,公众也期待独立权威的调查,依法依规离清并追究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