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833获赞5412

李逵一口气杀了四只猛虎,为何还没有武松打死一只老虎名气大呢?提到水浒传中的打虎英雄,大家最先想到的就是行者武松。武松打虎这一世纪已被后人传为佳话,甚至还编入了中小学教材。按理说,李逵连杀四虎, 武松才打了一只,单从数量上看,肯定是李逵更厉害一些,名气也会更大。但现实却是,李逵打虎的事迹无人问津,那么这其中到底是什么原因?本期视频我们就来好好分析一下。 这里有的朋友可能会说,李逵之所以能在夷陵年杀四只老虎,是因为当时手上带着坡刀,而武松就不一样,他可是赤手空拳将景阳刚上的猛虎给打死的, 这完全就不属于一个吨位。不用说都知道,武松双拳比猛虎的难度要更大,所以李逵就没有武松的名气高。其实这只是一方面的因素,最主要的原因还得从书中找。而在我看来,至少有三方面的原因,第一,景阳冈上 猛虎并非一般的野老虎,书中描述他头上长有白色花纹,眼睛上翘,名为吊金白鹅虎,可谓凶猛无比,已经害去了二三十条好汉的性命。县里有官司榜文过井,阳刚要特别小心,结伴而行, 可以说这算是一只官方承认的网红虎了,景阳刚周围的百姓都知道他的存在,相比之下,李逵在衣领上所杀的四虎名气就没有这么大, 用现在的话讲,就是他位太低,根本比不上景阳当上的大威虎。所以李逵即使杀掉四只老虎,也比不上武松打一只老虎的影响力大。 第二,武松和李逵打虎时所处的背景不一样。武松打虎之前连喝下了十八碗酒,而且在上井阳刚时,店小儿劝阻他不要去,可武松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最后真碰到了老虎,仅凭两只拳头便将其打死。因此,武松打虎也就被人理解为主动为民除害,同时也使得他的打虎 行为带有英雄的色彩。反观李逵杀虎,其实就是一个意外,因为当时老娘口渴难耐,他便放下老娘,自己去寻找水源,结果回来时发现老娘已被老虎吃了,一怒之下,李逵这才端起坡刀,一连射死了四只老虎。 说到底,李逵杀虎是为了替老娘报仇,如果时光能够倒流,相信他一定不会背着老娘走那条山路。此外,就是李逵杀虎的过程太简单,没有任何跌宕起伏的情节。而武松打虎就不一样,整个过程可以说是惊险又刺激,但是骑在老虎头上,那种拳拳揍虎的视觉冲击感就比李逵杀虎强烈的多。正因为如此, 后人在说书时都喜欢讲武松打虎,而不是李逵杀虎,也就是说,在传播过程中,李逵就输了一劫。第三,武松打虎和李逵打虎两个线索,宣传的力度也截然不同。前面提到景阳岗上的吊金白鹅虎已经害去了二三十条好汉的性命,当地百姓报官也没有, 根本没有人敢上去擒虎。这个时候谁要是把老虎给打死了,那肯定会被当地大力宣传。原著里描述武松打死老虎后,知县连忙差人去迎接武松。话说阳谷县好久都没有这么出名了,碰上这么一个难得宣传的机会,知县怎么可能会放过?于是,迎接武松的场面相当的热闹。 四个庄客将成梁教来抬了,武松把那大虫扛在前面,也挂着花红断品,迎到阳谷县里来。随后,在众百姓的见证下,知县把打虎的武松叫到堂上,先是亲自赐给了他几杯酒,然后又给了他一千罐赏银。然而武松却没有接受这笔赏赐,而是把钱都分给了烈火 知县看武松如此忠厚仁德,于是就让他做了阳谷县猪头。这样一来,武松的名声自然就传播开了,阳谷县一下子也就成了英雄县。县令身边有一名打虎英雄,整个江湖上都流传着武松打虎的传说,在看李逵杀虎后,又得到了什么, 当地以领线,非但没有过多去宣传,县太爷得知李逵是江州劫法场的通缉犯后,还想拿李逵去邀功,所以李逵打虎这事,根本就没有被当做成英雄事迹来看。最后就是李逵这个角色的人格魅力远不如武松。要知道,在作者施耐安的笔下,武松就是天人,他嫉恶如仇,敢作敢当,身上那股英雄气概让人敬佩。 而李逵只是一个自然人,脾气暴躁,傻大黑粗,一点都不讨人喜欢。再加上他是天杀星,视杀成性,滥杀无辜,导致广大读者对他都颇有意见。所以,李逵就算是杀四十只老虎,也比不过武松打死一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