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10.2万获赞177.7万

哦呦,到底啊,哎呦,亲手估计就是缝衣服的杠啊啊,不懂的。嗯,不是缝衣服的杠啊,你给我缝衣服杠。哦呦,对对对, 这里是我的家乡江西天河煤矿,矿工们以前洗澡的澡堂子人走了,丢弃的衣服啊堆成了山,矿工们一下班呢,出井口第一件事就是去澡堂子洗澡。 我出生在江西省的一个有着三百多年煤矿历史的小镇,从小学到初中呢,都是在单位的职工子弟学校就读的。矿里的职工啊,来自于天南地北,有着各种各样的口音。 我们这些人呢,既不是城里人,也不像是农村人。说我们是城里人吧,我们小时候连红利都没没见过,那说我们是农村人呢,我们从小就没有下地干过农活,连五谷都是分不清楚的。 在当年最巅峰的时期呢,被称作为小香港的小镇啊,整个矿区啊,有一万多人。这样的煤矿企业,虽然是远离了城市的繁华,但是呢, 有学校,医院,食堂,澡堂,商店,还有银行,有俱乐部,有灯光球场,还有电影院,应有尽有的。 每当我徒步走在矿里这厚重的土地上啊,就会把我的思绪啊带到那炉火炉毡,战天斗地的岁月之中去。我们这个矿叫天 天矿,是一家神管国有企业,这里从明朝末年开始就有了煤炭开采,至今有三百多年的历史。百年前,一批天南地北的揣着梦想的外地人纷至而来, 不分地域,不分阶层,不分生活习惯,坚持井下活着,干,死了算,献了青春,献了终生,献了终生又献了子孙。矿井下瓦斯浓度高,危急事福皮带齿轮、 铁轨上的矿车塌方、冒顶透水、肺气病等,时刻威胁着矿工的生命和健康,留下血的教训和一身的残疾。这里有他们酸甜苦 辣的经历,有他们流血流汗,还有流泪的记忆,有他们熟知的工友长眠于此地。 在这深入一千米以下,狭小且布满了粉尘,暗无天日的矿洞里,高温缺氧,闭塞的环境中日夜透支着自己的健康。然而每天几个小时的劳作并不是让人觉得最累的, 高危的环境中,每个人都要时刻保持高度集中,随机应变才是让人最身心俱疲的事情。 日复一日重复生命的极限挑战,那宁愿让他们付出生命的代价,也不愿去其他地方寻找出路的原因是什么呢?因换了别的工作也并不会比 现在变得更好,而且呢,办理这里还需要一大笔的安家费用,更重要的是,这些人除了挖煤之外,根本没有别的生存技能。为了养活一家老小,留在这里是能做的最好的选择, 更为了让自己的孩子们远离这种人生啊,玩了命的赚钱,供养孩子们接受教育,从此改变命运。 天河煤矿因为资源枯竭,在二零一六年倒闭了,那那些矿工们的孩子们呢?如今啊, 都散落在全国各地,有的在城里头啊混的还不错,就把他们的父母呢也接到了城里去了,从此啊,就很少再有机会回来了,只有等到别人在不经意间 问到我们一句你是哪里人的时候,那那个时候呢,我们在脑海当中啊,可能会一闪而过,那个曾经无比熟悉的地方,那一栋栋老房子, 那当年学校的教室,那生的锈的铁路,那就是我们的故乡,永远都是回忆里的样子。


生活区那边还有人做不了, 他稍微低着一点。就是啊,你要不就是躺着躺着,白天你来看他一下啊,有事就打电话。 哦,我以前是住这里面,我住了,住了十十多年,七年了,八六年搬过来的。 你是哪年住进去的啊?你是哪年出租里面的买下来。

贵州现实版的空城,整个城镇生活设施应有尽有,甚至部分房屋都还焕然如新,可想而知昔日的繁华。但突然间被按下了暂停键,荒无人烟,毫无生机。一座好端端的小镇为何突然废弃? 这是位于毕节市腊雍县的棕岭镇,二零一七年九月八号以前,这里还是一片喧嚣,热闹非凡。但也就在九月八号这一天,一切都戛然而止了。 东岭镇灾害避险小组发出通告,因属于地质灾害高危险区域,要求居住明限期当日必须撤离到指定地方避险,当天下午就已全部搬空。时至今日,大部分建筑虽保持完好,却已是荒芜一片,成为了一座被废弃的无人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