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38.1万获赞544.2万


不要做完美的父亲和母亲,就做足够好的母亲和父亲,我觉得就够了。你不要让这个优秀变成你的身份, 包括允许自己犯错误,就是我们老以为要做到完美无缺,现在发现完美的人设特别容易伤害你。嗯,而这一点呢,在生活中也是一样的,我们找爱人,找情侣, 也不找那些完美无缺的,找的是那个让我们自己开心的,让我自己满足的人。所以说人要放弃完美主义,追求满足主义,满足主义就是不错,很好。 但是那些焦虑的父母扭过头,这孩子就是不学习,对,对吧?就是玩手机,甚至这个不理你,对,就是他在生活中他要处理具体的问题,比如说他就很想知道, 对,你怎么能让他主动爱上学习呢?这是我经常讲,就是我们很多人是希望得到马上的结果啊。但是呢,很多事情是成长的过程,就是我们要欣赏那个过程。我们的孩子不爱学习,不要希望他一周之内,一个月之内就变成学习, 学习习惯是终身培养的能力。所以一般来讲就是一定要去跟孩子呃,和他沟通交流,这是第一个。如果孩子不愿意跟你沟通交流,首先要找原因,这个原因也许是他自己的原因,大多数是我们父母的原因, 比如说你老以指责的口气,老以批评的口气,因为我们很多父母亲呢,特别喜欢你,怎么又这样?你老是这样,这是以你的口气说话,多去说。我就是,哎,我, 我怎么觉得你最近有点不高兴?你看,以我的角度,因为你的观点的话,他可以去协商,你给他贴标签的话,那他就不接受,所以说多讲我的感受。哎,你不理我,让我难受。 孩子这个时候他一定是要过来安慰你的,因为什么以情动人胜过以理服人,更胜过以权利伤人?尽量去创造一些 他可以看得到的一些变化,这个变化从我们自己开始,比如说,呃,拥抱孩子,不说话,抱抱他都可以。嗯,或者是抚摸他。我个人感觉这些事情我们中国父母亲 一定要做的。孩子上学抱一抱他,嗯,拍拍他的肩膀。读书的时候,孩子在那学习,过来摸摸他的头,摸摸他的肩膀,一开始还是很反感的。 嗯,为什么你没碰过他呀?突然碰他不舒服的,但是慢慢的习惯会产生这种心心相印的身心一体的感受。所以说多一些非言语的沟通,我们现在太多的言语表达,其实更美好的心灵能量来自非言语的沟通。 我们还是要多去陪伴孩子,就和孩子一起读书啊,玩啊,旅游啊,这种一对一的时间真的是非常重要的,就是尽量在生活中间找到这种一对一的机会, 少去聊,成绩不要上来。就是,哎,考出多少分,我们的家长不要做老师的助手,你不是助教,你是父母,这就是父母要做的事情,多提供一些爱、支持和欣赏。总而言之就是关系比教育更重要。嗯,这就是我 觉得在培养孩子中间维护我们的亲子关系的质量和他的美好幸福的感受,比你设计出什么样的孩子出来更有意义,更有价值。对,因为他有他自己成长的轨迹。

回避型自述我眼中的焦虑型焦虑型依恋的人通常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接纳,长期处于紧张焦虑中,缺乏安全感和自信。回避型依恋的人对待感情很矛盾,既渴望独立,又渴望依恋,既害怕分离,也害怕控制,在关系里若即若离。这两种依恋碰在一起, 焦虑型会有种被回避型折磨的感觉。但每当焦虑型想要放弃,回避型又会给到希望,两个人的感情跌宕起伏,相爱相虐。那今天我们就聊一聊回避型依恋是如何看待焦虑型依恋的。大致总结了以下三点。第一,认为焦虑型依恋者不能够学会和痛处共存。 所以当焦虑型依恋者找回避型依恋者去索要情绪价值时,回避型依恋者从最初热恋期内的理解,到之后慢慢的怠慢,再到后面感觉自己受到了折磨,就不想再去惩戒焦虑型依恋者的情绪。因为他认为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那些对 对于焦虑型依恋者来说会产生痛处的情景,对于回避型依恋者来说可能都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情,所以他会觉得焦虑型依恋者遭受的内心折磨其实是他自找的,和我无关。第二,认为焦虑型依恋者 不可理喻焦虑型依恋者来找回避型依恋者的时候,往往会借由负面情绪、感受等等来向回避型依恋者讨要说法,而回避型依恋者头都是蒙的,他会觉得不可理解 这种煎熬的状态。糟糕的事情为什么需要我负责呢?不该我承担的事情你要我承担,我不擅长,所以我应该和你划清边界,与我无关的事情,所以我才会回避。 并且回避型依恋者会比焦虑型依恋者更早感觉到负面情绪,但是他快速的分清了和我无关,他直接回避了,压抑了自己。而焦虑型依恋者则会讨要说法,他会觉得这种事发生的多了,我们两个是不是真的不适合二人?在热恋过后,此类问题 没有解决,在漫长的权利争夺期内,有可能就会迎来分手。这是由于他们都会有一个僵化的自我,也就是习惯自我贴标签,在心理学上被称作概念化自我。焦虑型依恋者使用这一套凡事处事 先把情绪外露,让对方为自己负责的思维模板。回避型依恋者使用这一套出现问题,我敏锐觉察自己复盘,划清界限,而当我能力不足以处理时,那么我干脆回避不管是谁的问题, 先躲起来再说的思维模板。所以回避型依恋会觉得焦虑型依恋过度的情绪感受是不可理喻的、不可理解的。第三,认为焦虑型依恋者脱离现实的想回到热恋期, 而回避型则想要逃避进入恋爱的平淡期,看到伴侣美美,大事小事都来找自己,这会让回避型依恋者感觉很不习惯,滤镜碎了之后各自回归正常。回避型依恋者并没有对焦虑型依恋者的爱打消, 除非他不让自己回避,不接受自己本身清冷的样子,反而可能没法走到最后。对于亲密关系的投入水平、精力、时间和心思,回避型依恋者也知道自己是低于焦虑型依恋者的,他认为自己没有办法在亲密关系当中增加更多的量,而如果焦虑型依恋者非死拉着我加大投入,就会让我非常想要逃离关系, 是追逃模式就开启了。但问题不在于自己啊,在于焦虑型依恋者的控制、逼迫和改变。当回避型依恋者发现你们之间总是因为亲能的不同,对于亲密预期的不同而产生种种的矛盾,并且干扰了彼此的生活节奏。 需要磨合的成本大于磨合之后感受到的美好,他就真的会思考你们之间是不是相匹配了。于是乎,你们就在此刻对于关系的期待值开始产生变化。焦虑型依恋者渴望回到热恋期,而回避型依恋者可能就打算大大的后撤一步 离开关系,因为他觉得很不安全。毕竟进入到亲密关系的稳定期之后,每个人都要用自己最熟悉的方式去生活,激情虽然可贵,但是熟悉才是惯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