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1.9万获赞10.3万

在日本,巴格亚洛到底是什么级别的脏话?哈喽,大家好,今天是跟黑板融为一体的四月。很多同学都认为日语中没有脏话,或者说脏话等级太低,根本没有杀伤力, 但其实多半是翻译的锅,比如 so, 大部分动漫日剧都会翻译成可恶,但其实直译的意思就是奥利给语境类比到英语中等于 shit, 而类比到中文就对应着 类似的文明翻译一大把。其中最冤枉的一个是巴克亚罗,一般我们在动漫中看到的翻译版本是笨蛋或者是混账家伙。 在很多人的认知中,这句话的杀伤力主要是集中在前半段的巴卡,而亚洛主要是让语气变得更加强烈一些。逻辑在于巴卡 他是傻子,混蛋,丫头是家伙,连起来就是混账家伙。我记得看到我一个视频,是一个博主街头采访日本人,让他们说一个他们觉得最伤人的脏话,然后这三个日本人憋了半天,其中有两个日本人都说了马卡亚罗,还有一个说的是苏亚罗, 我记得当时字母翻译的是白痴家伙和混账东西,于是弹幕中刷的就全都是, 就这就这弱爆了吧,连骂人都不会我笑了之类的留言,但大部分同学不知道,其实丫头这个词有南昌的意思,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牛郎 hostel。 雅洛这个词最开始是指成年男性,古时候日本男人流行替乐戴,也就是 卡亚 g, 就是头顶剃秃这种发型也叫做亚罗啊德吗?后来在江湖时代,歌舞记靠教武士将军们学习成人教育之后赚取到钱财的现象严重, 当时的政府呢,以封记为由,禁止了女性歌舞记上台表演,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女的不行,就出现了瓦卡西。卡布提,也就是十多岁,外表柔美的男孩子,又称卡爹妈,代替了女性继续上台表演,教台下将军武士们学习成人教育,赚外快的大业,继续省心, 而且男女通吃。接下来瓦卡西干部体也静止了,而且 演员必须替虐待,也就是萨卡亚替政府想。发型都这么丑了,应该能起点作用吧。 然而区区发型并不能阻挡住人们的策马奔腾。就这样,丫头就成为了南昌的英语。所以丫头这个蔑称的粗俗程度,绝对不是区区一个家伙能承载的。巴克丫头,我真的要直译过来,相当于 怎么样?是不是比原来你以为的意思杀伤力强很多?很多人认为日语的脏话没有杀伤力,也有一部分原因是文化脉络的不同。中国人更重视 血缘关系,比如我们的亲属关系,就有婆爷父兄弟姐妹叔舅姑, 移植生,还要用数字或者月堂表干做出排列组合。所以中文的脏话一般喜欢攻击一个人的血缘关系,比如问候对方的家人,甚至家人的长辈,就能达到彻底激怒对方的目的。 可是日文呢,叔叔伯伯舅舅都用吴记萨姑姑婶婶阿姨之类的,这都用欧巴桑。 日本古代豪族常常会从异性族中领取养子,在家族企业, 如果真的女婿或者是杨子比较有能力,是很有可能让外人当接管人的。相比之下,日本人并没有那么重视血统,而是重视组织和能力。所以 把该亚洛这句脏话中国人听起来可能会觉得很无感,但是对于日本人来说,不被认可能力就已经很戳痛点了。还有一点就是日语中有着非常完善的禁语系统, 大家对于语言尊敬程度的门槛要求很高,所以你即便不说禁语,其实也能达到激怒别人的目的了。好了,那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结束了,喜欢记得三联支持一下哦,拜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