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29获赞837


如果你的伴侣像父母那样爱你,你是什么感受?就是那种事无巨细的照顾你,无限的包容你,迁就你,永远把你放在第一位。如果你遇到这样的人,我劝你理智的看待这段关系,因为这种对你好是伴随着自我牺牲的。 而一旦关系里出现了自我牺牲,就说明你们的关系失衡了,那即使当下他对你没有任何要求,心里也会期待你能提供补偿。所以,从本质上来说,这种情感溺爱并不等同于真正的爱。 首先,过度付出看上去无私,实际上充满了控制。就像我们小的时候,父母就特别擅长这种牺牲式的表达。比如说他们给你买了一双新鞋,本来你挺开心的,但是他们说,你看啊,爸爸穿的鞋子五年没换了,妈妈这双鞋也穿了三年了,我们都不舍得给 自己买双鞋,你看我们这鞋都破烂成什么样子了,我们省吃俭用也不舍得给自己花一分钱,我们过得那么苦,但是从来不亏待你。你看爸爸妈妈多爱你啊, 我们把最好的都给你,你有新衣服新鞋子,偶尔呢,我们还给你买点好吃的,改善一下伙食。就是在我们小的时候,我们听到这些话,是可以感受到父母的爱的,但是同时呢,我们也会为自己的需求感到羞耻, 就好像他们吃了这么多苦,都是我们带来的。同时,越长大,我们就会越明白,这种付出看似伟大,实际上他是掺杂着很多硬性的要求的。 最简单的就是,你看我为你付出了这么多,委屈自己给你提供各种各样的条件,我为了让你不在同学面前自卑,我给你买衣服,我为了让你有更好的学习环境,借钱买了好的学区房。 那么这些付出的背后还是在告诉你,我为你付出这么多,你要听话懂事,好好学习。所以最后付出变成了一种控制。在感情里也是一样,那个用牺牲自我来爱你的人,基本上都是压抑了自己的需求来满足你的。 但是我们人类的需求是客观存在的,是需要被满足的。所以即使他表现的对你没有要求,实际上他可能对你有更高的标准和要求。而且这种高要求在他看来是很没有任何问题的,因为从他的角度上,他为你付出的已经远超过了正常水平, 因为他为你付出了全部,很自然就把你放在了一个亏欠者的位置上,即使你没有做错什么,但他就是让你心生愧疚,让你长觉亏欠。而且你们的这种相处模式,在外人看来,他们会觉得你的伴侣对你可真好,简直无可挑剔。 那这些评价就像是一个无形的枷锁,让你在想要离开伴侣的时候,狠狠的牵制住你,甚至他会引起你的内耗,让你陷入自我攻击。为什么人家对你这么好,你还想着离开,你怎么不知道感恩? 这也是情感溺爱一个很可怕的点,一旦你陷进去,就很难说服自己爬出来。其次呢,对你展开情感溺爱的人,他本身就是没有自我的, 就像讨好型人格,他内心的能量缺口比较大,缺少自我认同,不太相信自己会被坚定的选择, 所以只能通过加大付出来留住感情,这种自我认同的匮乏感,大概率是源于原生家庭的分离创伤。比如说,在他很小的时候,没有得到养育者足够的关心和照顾,那他就没有办法在他人身上获取最低层次的安全感,没有办法用正常的相处 方式经营关系。为了满足自己对于他人的安全感需求,他会下意识的将自己和伴侣深度绑定在一起。那为了让这种绑定状态持续下去,他只能不断的压制自己的需求,然后去讨好你,给你提供情感溺爱。 但是他对你的这种讨好并不是真正有力量的爱,就像你父母一样,打着为你好的旗号,做着你根本就不需要的事情。所以按照这个路线发展下去,他给你的越多,你越是想要逃避,你越想逃跑,他就越拿出自以为的诚意挽留你。我经常跟你们说啊,爱人之前一定要先爱自己。 这就好比什么呢,你想给别人一块钱,这个前提是你兜里得有一块钱吧,你不能为了讨好别人去透支自己的账户啊,对不对?钱和爱是一样的,你想给别人爱,首先你自己的内心里边要有足够的爱才行。 所以说,如果你遇上了一个给你情感溺爱的人,你就要做好承担更多的准备。一个内心富足的人,他不会委屈自己讨好别人,他给伴侣提供的一定是平等自由的爱。 同时呢,我希望你也不要成为那个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角色,因为一旦关系失衡,内耗也会随之而来,那最终的结果就是一段走到尽头的感情,不管你在关系里处于哪个角色, 我希望你明白,只有内心充盈的人,他才能腾出手去爱别人,才能享受正向积极的爱。知道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