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由AI生成《采莲曲》中的采莲女,真的只是在采莲? #启蒙早教 #诗词 #国学文化 #儿童动画 #语文 《采莲曲》是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七言绝句。诗以写意法,表现采莲女子的整体印象;全诗描画了一幅采莲图,画面的中心自然是采莲少女们,但诗人自始至终不让她们在这幅活动的画面上明显地出现,而是让她们夹杂在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丛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使采莲少女与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使全诗别具一种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这样的艺术构思,是独具匠心的,其不仅具有真切的生活实感,又带有浓郁的童话色彩。 ①原文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②注释⑴罗裙:用细软而有疏孔的丝织品制成的裙子。⑵一色裁:像是用同一颜色的衣料剪裁的。⑶芙蓉:指荷花。⑷乱入:杂入、混入。⑸看不见:指分不清哪是芙蓉的绿叶红花,哪是少女的绿裙红颜。⑹闻歌:听到歌声。⑺始觉:才知道。 ③译文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融入到田田荷叶中,仿佛一色,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相互映照。混入莲池中不见了踪影,听到歌声四起才觉察到有人前来。 ④创作背景  这是王昌龄被贬龙标时所做,约作于唐玄宗天宝七载(748)夏。有本事载,王昌龄任龙标尉已经有了一段时间,一次,王昌龄独自一人在龙标城外游玩,在东溪的荷池,见当地酋长的公主蛮女阿朵在荷池采莲唱歌的情景,深深被其所吸引,遂作《采莲曲》。 ⑤作者简介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而立之年,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晓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极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王昌龄采莲曲中的采荷姑娘怎么画

987
173
738
109
举报
发布时间:2025-11-19 09:00
橘子古诗词
橘子古诗词

粉丝8.1万获赞11.2万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