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我喜欢,我想办。我知道你也想办,为咱哥,那我跟哥说。嗯, 安置房建成之后,大家跟着大巴车来到王家屯看房子,但是由于地区偏远,购物和上学上班都不方便,因此很多人都不愿意搬过来。炳坤和郑娟为了支持炳毅的工作,决定自己带头先搬过来。时间没买房公告里说先报先登, 咱俩先给报上了,到时候开个小超市小饭店啥的,说不定下半辈子我还能当个小老板呢,你真喜欢呀?嗯,我知道你也想为咱哥 顶一。不理解为什么那些人不愿意搬家,都想离开那个贫穷的地方,可是新地方建好了都不走了,唯独一户报名的还是自己的亲弟弟,你说那么好的楼房摆在面前了啊,就没人愿意搬进去。 今天炳坤这不是报名了吗?这也算是个好的开头,炳坤让炳一不要着急,这个是他总得让他们有个适应的过程,也要给大家伙适应的时间。我理解你,你得给大家伙时间理解你。我是怕我没时间啥呀。 啊,你哥意思是他这不都已经五十多了吗?争取能在他退休之前把全市的危房改造都完成好。丙一着急,差点说漏了嘴,冬梅赶忙给丙昆解释,才没让他有所怀疑。丙一现在着急的是光字片这个棚户区改造,如果做不好,到时候下一批的开发商就引不过来, 这样就真的成了烂尾楼。到那个时候他们现在所做努力就都白费,更不要谈其他棚户区的摆造。我呀,我宁可一辈子住光子片,我也不想看你这么操心,因为把心都操碎了, 这些年都这么过来的,成长到了搬家这天,炳坤站在已经搬空的屋子里, 依依不舍的看着他生活了几十年的老屋,留着他太多的回忆。郑娟进来告诉他东西都装好了,炳坤这才依依不舍的离开。作为第一户搬家的,自然引来不少左邻右舍的人围观,那炳坤可是周炳毅的那同胞亲兄弟,那你说那地方要不好, 他能让亲兄弟去?是是是,嗯,你是说有道理。哎,工作需要呗,他弟是 帮着他哥,你还不明白咋回事啊,他哥俩搁这演双簧呢,我告诉你们谁信谁傻吧。看见丙昆夫妻俩过来,大雄立马跑到树后躲着,就在丙昆要上车的时候, 他还是主动与炳坤打了招呼。由于炳坤和郑娟是新区第一家入住的居民,社区为他们举办了隆重的入户仪式,为了更好的宣传新区的优点,区长还特意带了记者过来采访。郑娟被这阵仗吓了一跳,最后还是炳坤出来采解了他的尴尬。 我,我说两句吧,你好,我呢,五二年生,人生在光子片,长在光子片,今年五十三了, 我们呢,小时候流行一句话,叫这个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当时呢,也是嘴上说说,心里边没啥感觉,为啥呢?一是这个觉得跟自己没关, 二啊,这个当时也不觉得苦,但是后来不行了,你就说我当时呢,我有六个发小,那都属于这个歃血为盟那种,里边有仨就楼上楼下电灯电话了,那我这心里边我就有落差了呀。忽然间有一天接到一电话,政府打来的,说让我们来看房, 我们心里边也是忐忑啊,说这咋能给看房呢?这还有这好事,看房我就带着老伴儿子过来看看你。眼见为实。丙一看着电视里丙昆对新房子滔滔不绝的夸赞,由衷的高兴,可是看着看着 他的眼圈红了。有了炳昆的宣传和其他的优惠政策,马上就有第二家第三家搬过来,这里的房子立马成了抢手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