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27.1万获赞115.1万

关系是个概念啊,但是如果要把关系这两字说的更清楚,我们需要延伸出另外一个概念啊,就是伦理。什么叫伦理呢?就是前两天我在逻辑学者有说过啊,伟大的哲学家,他必须呢完成一件事情,第一呢,他必须得把一个人先说清楚,就是人到底是什么,他得先说清楚。每一个伟大的哲学家给出的定义不同, 个人说清楚是什么,说清楚了,然后再研究。一群人搞在一起,那怎么办?这就一群人的问题,一群人就牵扯到伦理问题。所以我们说孔子是一个伟大的伦理学家,那为什么?因为他的系统使劲研究的人跟人到底如何, 他就解释了你当如何,但他不是用哲学的方法解释人是什么,他没有这么明确的定义啊。所以我们一般不会说孔子是哲学家,我们班说他是一个伟大的伦理学家。哲学家的工作是先说清楚一个人,然后说清楚一堆人搞在一起啊,人跟人啊,这 有伦理问题。所以伦理道德观念一架构,法律才能够出来。所以所有的社会应当如何运作啊?相关的话题才能够出来。所以伦理是什么呢?刚才我们说了人跟人怎么回事?人跟人应该怎么样?这里就有一个规范的问题, 一个规则的问题。那人跟人应当如何呢?从伦理学来讲啊,我们说有三个主要的思想,一个呢,我们把它叫效益论或效益的伦理观,效益你也可以叫什么功利主义,也就是说,也就是最终的效果如何。所以这就有了我们行为的一个。 所以人跟人相处啊,他不能够相处的问题出在哪里?因为我们彼此抱着不同的伦理观念,所以你怎么去看人呢?看人不是去看他是内向的,外向的。他是什么?活泼的还是怎么样的啊?他是大方的还是小气的?他是 有格局的还是没格局的?不是这么看,稍微专业一点,你好歹要看看他有什么信念,有什么价值观,甚至他有什么样的规则系统啊。要看的更深入一点,他的逻辑能力怎么样?思维能力怎么样。但是呢,如果要更根本,也就是什什么叫根本,就是什么东西导致了他的思维方式导致了,甚至他的价值观 导致了他的规则系统,其实就是他更高维度的,不叫这个伦理观念导致的。所以为什么给我下位的课程起名叫重塑价值观,其实是纯让你重新思考你的道德观念、 伦理观念。所以当我们遇到一个人的时候,我们要去看,你必须回答这个问题,这个人是一个效益主义者,他的伦理观念是效益伦理观,还是他是一个这个道德伦理?什么叫道德伦理?道德伦理。比如说如果我们生活在儒家思想为主导 的社会环境下,那我们一定是有明确的道德观念。一种是什么?就义务。你是义务主义啊,我叫义务论。义务论是什么?你做任何的事情并没有计算这件事情的利益啊,也就功利。你不属于功利主义, 你也并没有去基于一种道德的规范,社会给你或者宗教给你,而是你自己定义了人当如何,这就所谓的义务,你认为人生就是来玩,就是一场义务,你对人生有自己的一个 态度,一个标准,也就是康特讲的自律,自己给自己来定规矩,只有这三种啊,那我们现在之所以会非常 成年之后啊,或者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啊,我们在跟人相处之所以压力很大,或者我们自己经常会非常的冲突,矛盾是为什么呢?真正的问题是因为我们没有确定我们的伦理观念,大家明白这意思吗?就是 他你的背后他不是一个价值观的问题啊,为什么会出这三个问题?其实真正背后的原因是因为我们没有一个确定的伦理观念。伦理观念是什么?就这个社会告诉了你, 你一出生,你的国家所属的这个文化,无论是一个宗教国家,还是有一种,比如中国很特别是儒家这样的文化, 他已经告诉了你人跟人当如何,比如家,家是不能散的,家和万事兴,这就是伦理观念。那社会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一套伦理观念呢?其实伦理观念本身是我们发现什么样一套机制对一群人是最有利的,这就是一套伦理观念。 比如说生产力以前不够啊,打猎的时候一个男人养不了那么多,女的养一个都养不活。所以母系社会嘛,那我们就要伦理观念里就女王最大。后来我们进入,我们学会了灌溉这个技术,人类文明开始真正的胆 生了啊,我之前我讲过,灌溉才是人类最牛逼的技术啊,让人类进入到农耕时代,有了阶级啊,资源分配啊,上就有地主,有奴隶啊,对,对啊,所以这个地主可以多娶几个老婆吗?那到了现在工业文明时代了,娶一个是最好的,最稳定的啊,一个男的可以养活一个女的, 所谓的伦理吗?他是一套群体的利益保护机制啊,三种伦理观,公立道德伦理,还有义务义务论啊,所谓的义务论, 我们现在纠结在哪里呢?刚才我举了我学生一个例子啊,他是有家庭的这样的道德伦理观念,但, 但是呢,可能学习之后呢,把他的这个自由意志给激发出来了,老公天天赌博,不务正业,游手好闲,早就受不了他了,但是受制于传统伦理观念,还是个九零后。最后呢,这个艾特妈到这里学习了一下,不行,我要成为我自己。所以我们说老一辈的人为什么 不会去?像我父母这一代,他们不会去理啊,因为有道德伦理的部分。那现在这个时代呢,就非常尴尬,改革开放之后啊,生活在八零,特别到九零之后啊,越来越尴尬啊,因为我们社会主流的这个道德的 你观念啊,被这个震荡啊,那变成大家都变成我们说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那他其实也不属于这个功利主义,因为功利主义核心呢,是指你的行为是否对更多人是有效的,更有好处的。那这是也就是所谓的计算一个 利弊得失嘛。所以为什么我们需要有宗教说要有些传统文化,因为教育最终的目的,最起码有个非常重要的目的,就是让人不要为恶,不要做坏事啊,所以宗教最重要的是劝人为善。当我们有一个道德观念做指引的时候,虽然你的自主 性会变少,但最起码我们能保住一个底线,人跟人怎么样?我们有一个共同的社会的标准答案,社会的这样的一个规范。那现在呢,我们就很尴尬,生活在这个时代,有时候你听了一些心灵鸡汤,甚至读了点西方哲学,身边有些自由意志比较强的人, 他可能激发了你我人生应当如何,我应该自己给自己来做决定,但是呢,日常的生活呢?现在房贷啊,这些 家生活的节奏,压力这么大,人跟人相处,我发现大家都在计算这个,大家看你接触的人啊,那可能会计算各种厉害的关系,这样又变成我们到底抱持哪一种观念呢?甚至我们 传统的教育里又有很多的约束,或者一些明确的一些人跟人应当如何,一些道德的观念在这里导致这三套啊,同时在运行。这个 时候啊,问题就出来了,特别到了关键时刻,我们要做决策的时候。比如说今天你创业,今天有个员工,你发现呢,长远来看,于他,于你,于公司,这个人都不合适,但是呢,他是元老,动还是不动呢?动,符合效益主义, 对我们三方都好,长远来看都好啊,都是好的一个很棒的决策。但是从道德观念上来讲呢,你可能以往受的道德观点,人家曾是你的元老啊,曾经在你难的时候在支持你,现在怎么能够把这个人去掉,他挑战了,就两股力量啊,在做抗战, 甚至呢,你可能那段时间正在学习西方哲学,你可能你的这个义务论呢,又告诉你,每个人要对自己的生命负责任。 好了,那三股力量在打架,所以人做决策是非常复杂的一个过程啊,各种各样的。最后我在讲决策力课程的时候,我只能抽象的说,决策这玩意就是价值与价值观的博弈,只能这样去做一个总结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