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六十九岁那年,发生了一次令人震撼的奇遇,或许是因为上天的眷顾,让他在河边遇见李北,仿佛来自另外一个世界的神秘渔夫。此人虚眉如雪,像是上千岁那么苍老,却又神采奕奕,每一个细微动作,每一句平淡话语, 都散发出一种超凡脱俗的先锋稻谷。孔子深深的被于父的话所折服,感叹与他的交流如同灵魂穿越,与神明相遇。这次对话记录在庄子于父这篇传世之作中, 钱钟书称赞其文字简练而意运深远,清代文学家林云明更从中领悟出混世的深邃哲理。现在我们就一起跟随孔子的步伐,一同跨越历史的长河, 与这位神秘渔夫进行一场灵魂对话。文章说,孔子与他的弟子们一同来到紫薇树林游玩,弟子们埋头于书卷,而孔子则优雅的抚琴。儿歌一曲尚未结束,一个乘着小舟的渔翁缓缓靠近 他,白发苍苍,给人一种洒脱不羁的感觉。他在河边的土丘上停下,左手撑在膝盖上,右手拖着腮,静静的听着孔子的演奏和歌唱。 孔子结束演奏后,渔翁换来了子贡和子路。渔夫指着孔子说,他是谁呀?子路回答说,他是鲁国的君子。渔夫问孔子的姓氏,子路回答,姓孔。渔夫说,孔是钻研并精通什么学问?子 此路还未作答。子贡说,孔氏这个人心性敬奉忠信,心生实见仁义,休止礼乐,规范排顶人文关系。对上来说,竭尽忠心于国君,对下而言,施行教化于百姓,打算用这样的办法造福于天下, 这就是孔氏钻研惊喜的事业。渔夫又问道,他是拥有国土的君主吗?子贡说,不是。渔夫接着问道,是王侯的府臣吗? 子贡说,也不是。于父于是笑了笑往回走,边走边说道,孔氏讲,人真可说是人了,不过恐怕其自身终究不能免于火患,煞费苦心,劳累身体,会危害他天性的。哎呀,他离大道的距离太远了。子宫一时 知道这位渔翁非同一般,于是匆忙向孔子转述了他们的对话。孔子听后,震惊的推开身边的琴,站起身来,说,想不到这荒郊野岭的还能遇见如此高人。 他迅速走下杏坛,来到湖边,只见渔翁正准备撑船离去,孔子慌忙追了过去。由于追的急,靠的太近了,孔子连忙后退两步,重新行礼上前。 渔夫问,你找我有什么事吗?孔子答,先生刚刚讲了个开头就离开了,我对您的教诲理解浅薄,希望能得到更多的启示。 渔夫哈哈一笑,说道,你真是好学之人啊!孔子再次行礼,说,我自幼学习至今已有六十九年,还未曾听闻见真正的答道, 怎能不虚心请教。渔翁看着湖面上的夕阳,再回头看了看孔子,仿佛从他的眼神中读懂一切。孔子是一位圣人,而渔夫是一位智人, 制胜相应,他们的心灵彼此相通。孔子所疑惑的,渔夫心中早已如明镜般清晰。只见他捋了捋胡须,说道,也罢,我来给你分享下我的看法,同时分析一下你从事的事业吧。 渔夫接下来说的话非常重要,他揭示了人们迷失大道的根源和人心之乱的本质。 他说,你所从事的工作实际上已经深深的陷入到这纷繁复杂的人监视之中了,如果及时不抽身,你的身形恐怕要自毁于这无休止的漩涡之中。来来来,听我, 我跟你说说吧。如果社会的各个阶层,包括天子、诸侯、大富和庶民都能够各自安好,各司其职,那么社会就一定会非常和谐。相反,一旦他们无法坚守自己的位置和职责,社会的动荡就会随之而来。 太阳总是东升西落,月亮必然阴晴圆缺。北斗七星总是按春夏秋冬轮转,日月的交替,四时的变换亘古不变。同样的道理, 普通百姓日夜焦虑的问题是,农田被遗弃,房屋破旧不堪,食物和衣物匮乏,税收拖减,家庭关系紧张,尊卑秩序颠倒。 大夫们担忧自己的能力不足,不能胜任职位,无法完成本职工作,行为受到质疑,下属失去信任,公益 和美名化为乌有,爵位和愤怒岌岌可危。诸侯们则害怕朝廷中没有忠诚的臣子,都城陷入混乱,工艺品质量下降,贡品不合规格,朝金活动失去秩序,无法迎合天子的心意。 而天子和主管大臣更是担忧阴阳失调导致气候异常,万物受损,诸侯发动暴乱,战争不断,百姓受苦,里越制度崩溃,物资匮乏,人伦关系混乱不堪,百姓道德沦丧。 在这种情况下,你没有君主的地位和大臣的职权,却试图通过修治礼乐,调整人伦关系,教育百姓来解决问题,这难道不是超出了你的职责范围吗?你的行为必然会引发不必要的 麻烦和误解。一番话说的孔子内心五味杂陈,却无言以对,只听渔夫接着说,孔秋啊,人有八种毛病和四种祸患,你可知道? 我来告诉你吧!八种毛病,包括不是自己知分以内的事,也逗着去做,叫做总没人理会也说个没完,叫做宁。迎合对方顺眼花艺叫做婵,不辨是非,巴结奉承,叫做愚,喜欢背着说人坏话,叫做婵离间故交,挑拨亲友,叫做害。 称于奸诈虚伪的人而败坏他人,叫做特不分善恶美仇,好坏兼容。而脸色随印相示,暗暗觉取合于己意的东西,叫做显。有这八种毛病的人,不仅会迷乱他人,还会伤害自身。因此有道德修养的人 不会和他们交往,圣明的君主也不会以他们为臣。孔子若有所思的低着头,渔夫继续说道,四种祸患,包括,喜欢管理国家大事,随意变更常规常态,用以调取功名,称作贪得无厌。 自是聪明,专行独短,侵害他人,刚愎自用,称作利欲熏心,知过不改,听到劝说却越挫越多,称作降头降脑。跟自己相同,就认可跟自己不同,即使是好的,也认为不好,称作自负惊夸。 如果能够清除这八种毛病和四种祸患,才可以跟他谈论大道。渔夫的一番话,如同晨钟暮鼓,告诫孔子更警醒世人。孔子面不愧色,恭敬的行了两次礼后,缓缓 传战起臣声道,我曾在鲁国两部被驱逐魏国,逼得我仓皇逃离宋国,甚至连我曾依靠的树木都被砍去。臣,在两国之间,我更是遭受过围困之苦。我实在不明白,我到底犯了何错,竟会受到这接连四次的重创。 渔夫的脸色变得深沉,他深深的凝视着孔子,仿佛要看穿他的内心,他说道,你真是难以觉醒啊! 这五个字犹如一把锤子,重重的砸在孔子的心上。渔夫接着说道,有一个人害怕自己的影子,厌恶自己的足迹,他试图通过快速奔跑来拜托他们, 但他跑的越快,足迹就越多,呻吟也无法摆脱,他自认为跑的不够快, 于是加速奔跑,直到力竭而亡。渔夫的话语中充满了无奈和悲哀,仿佛他是在讲述一个无法摆脱的悲剧。孔子默默的听着,他知道渔夫是在用这个故事来警醒他, 他想到自己曾经也像那个人一样,不断的追逐着他,也曾经试图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奋斗来摆脱自己的困境,但却发现自己只会越陷越深。 渔夫继续说道,他并不明白,只需躲入阴暗之地,影子便会自然消失,只需静止不动,足迹便不会出现。这句话让孔子恍然大悟,他明白了渔夫的意思, 原来年货的关键不在于外,而在于内。若持手心性本真,使人与物还归自然,遇物 而不易,于物必不被外物所类。渔夫看着孔子,他接着说道,你对仁义有着深入的理解,能够辨析一同的界限,洞察洞界的变化,把握取舍的分寸,了解好物的本质,能够调和喜怒的极端。 然而即便如此,你仍不能免除火海,这是因为你还未明白真情的本性。这句话让孔子的内心再次受到震撼,他明白自己虽然有着深厚的学识和智慧,但仍然无法完全摆脱世俗的束缚和纷扰, 他也明白自己需要更加深入的了解大道的本质,才能真正做到内心的平静和宁静。孔子连忙说,请问什么是真的?渔夫深吸了一口气,缓缓的说, 真是当我们的心与性达到极致的精诚之时所体现出来的。没有这份精诚,我们就不能真正的触动他人。 那些勉强自己哭泣的人,尽管他们痛哭流涕,但他们的内心其实并未真正感到悲伤。那些强行发怒的人,尽管他们面色铁青, 但他们并未真正具有威严。那些强颜欢笑,努力表现亲热的人,尽管他们笑容满面,但他们的内心其实并未真正和善。 渔夫继续倒,真正的哀伤是无声而深沉的,真正的愤怒是未发而令人敬畏的,真正的亲热是未曾含笑而自然流露的,这些都是真情的体现。真情本性的重要性就在于此, 在侍奉父母时,我们要充满慈爱与孝顺。在辅佐君主时,我们要尽忠职守。在饮酒时,我们要尽情享受。在丧妻时,我们要真心哀悼。 真情本性的流露,就是在这些日常行为中体现出来的。渔夫看着孔子,眼中闪过一丝智慧的光芒,智者总是真是真情本性,而不被世俗的束缚所限制。 而那些愚昧的人则恰恰相反,他们不能顺应自然,理解世人,不知道珍惜自己的真情本性,只是庸庸碌碌的沉浸在世俗的纷扰中,随波逐流,因此他们 总是感到不满和空虚。孔子对着渔夫连鞠两躬,说道,先生啊,今天我能够遇上你, 就如同跟神行会一样,我愿余生都跟随您学习达到,谁知渔夫却一点面子都不给,他说,无文之可与王者,与之之于妙,道不可与王者,不知其道 深。恶语之深,乃无旧子免之。无趋子矣,无趋子矣!总的意思是说,就你这蹩脚的悟性,就别来害我了,你自免吧,我要离开你了。于是就撑船走了,沿着芦苇水径缓缓飘逝, 留下孔夫子独自在风中凌乱。尽管如此,孔子仍然目不转睛的看着渔夫离去的方向, 头也不回,直到水波平定,听不到讲声,然后才敢坐上车。我强烈建议大家看看庄子这本书,主页橱窗中这本庄子全解是我在广州图书馆上百个版本中精选出来的一版,包含题解、译文和分解导读,非常适合阅读和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