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1.1万获赞12.2万



最近荒野求生赛事火的一塌糊涂,大家追耕像追电视剧啊,一会关心谁坚持最久,一会热议谁瘦了多少。 可是热议的背后,选手的安全风险系数也在不断的提升。节目新闻的消息,湖南张家界七星山赛事刚走红,河南伏羲山又冒出私人组织的挑战赛,六十六人争八个决赛的名额,坚持三十天能拿五万多的奖金。 不过赛事组织方还有两个要求哈,那就是选手要自己买五十万的意外险,并且签自行担责的免责声明,热闹带劲。但是我想先泼三盆冷水,第一盆 保险加免责,绝不是免责金牌。别觉得选手签了协议买了保险就跟我主办方没关系了哈,安全责任我就不用负了哈,大自然的威力不会跟着 你的这些协议来走。冬季伏羲山昼夜温差大,这雨雪大风说来就来,就算是老户外人也可能发生室温迷路的情况。更关键的是,这赛事审批还没完成,安全保障真的足够吗? 七星山赛事准备的算是充分了,但还是出现了选手伐树健康受损的问题,五十万的保额,换不回生命和健康。 第二盆冷水啊,是瘦二十斤,不是励志,是伤身呐!大家总是盯着选手体重倒跌的说辞,甚至觉得,哎,这是减肥的妙招。但其实这种极端环境下的减重,根本不是健康减脂, 而是身体发出的崩溃预警。体重骤降的背后,是免疫力的下降,皮肤溃烂、消化道疾病,甚 甚至可能留下终身心理创伤。健康从来不是拿来挑战的筹码,别为所谓的生存奇迹,忽视了不可逆的突发伤害。第三盆冷水是流量赛事,别毁了户外荒野运动。 张家界的赛事走红之后啊,跟风半赛啊,的确是越来越多,但是大家只学了无补给, 真求生的表面却为了流量和人气,把安全和环保包在脑后。选手为了生存,为了镜头,伐树毁植被,是否符合当地的山林生态啊?会不会造成生态的自身伤害呢?如果当这个荒野求生啊,变成一味的流量生物,那么初心早变了味。 户外荒野求生的魅力是对自然的敬畏和对自我的挑战,绝不是拿不负责任的安全风险来换 流量的豪赌。生命没有重来的机会,希望组织方多点责任。大家呢,也少点盲目的追捧,别让继续挑战变成无法挽回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