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67.9万获赞1289.9万

在女儿尚在墙堡那年,汪成松毅然走上了抗日战场。战争结束后,他和战友们被迫去了台湾。 转眼六七十年过去,一百零二岁的汪成松愈发想念女儿。在老兵回家公益组织的帮助下,汪成松来到了大陆。父女俩六七十年不见,汪成松只知道女儿名叫王秀兰。 在大家伙的帮助下,仅半年时间就把王秀兰找了出来。王秀兰刚收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只觉得不可能。 在他印象中,父亲早就死在了战场上。王秀兰手里还有父亲的烈士证,何况他今年都已经六十八岁了。如果父亲还活着,那该多大年纪啊?可电话那头的人说的头头是道。这位老兵的信息简直和父亲一模一样。怀着 激动又忐忑的心情,王秀兰坐上了寻亲的汽车。在他两岁那年,父亲上了战场,七岁那年,母亲也改嫁了。王秀兰自小跟着养父养母长大,只有家里仅存的几张照片,能让他看看亲生父母的样貌。 虽然王秀兰已经是花甲之年,可没没想起这些往事,内心都是止不住的酸楚。 即便养父养母对自己很好,可年幼的王秀兰还是渴望着亲生父母的关爱。眼看着就要见到素未谋面的亲生父亲,可帮称松接下来的反应却让人摸不着头脑。 王秀兰赶到约定的地方后,迟迟不见父亲的身影。汪成松就住在附近,步行过来也用不了一分钟。可就是这么短的路程,汪成松却足足半个小时都没 露面。周围人都想不明白,一开始急着找女儿的人是汪成松,为什么女儿来了,他却迟迟不出来相见呢? 就在大家满腹怨气的时候,弯腰驼背的老人才缓缓现身。汪成松年纪大了,走起路来摇摇晃晃。王秀兰刚想伸手扶他一把,却被汪成松一把挥开。 老人这一甩手,让王秀兰的心凉了半截。这真的是自己盼望了六七十年的父亲吗?接下来,一个接一个问题接虫而来。 汪成松首先问家里亲戚们的名字。有些亲戚年纪大了,王秀兰也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一旦有问题答不上来,汪成松就立马让人记下来。即便有一些问题,王秀兰答了出来,汪成松也找上各种理由说不算数。问题越来越详细, 甚至连老家的井在哪个位置都要打听的一清二楚,好像生怕考不倒王秀兰。王成松好像认定了眼前这个人不是自己的女儿。这一问就是一个多小时。 一个个问题问的王秀兰有些烦了,他决定主动出击,也考考这个父亲。王秀兰问他当初是出于什么目的,让人捎回来两块银元。听到这句话,汪成松的表情一下子就变了,低下头,久久没有说话 之前还是横眉冷对,忽然就站起来要请大家去吃饭。现在任女儿的环节还没结束,怎么汪成松忽然是这个反应呢? 就在大家云里雾里的时候,王成松说了一句话。听到这句话,王秀兰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泪, 抱着父亲泣不成声。在场所有人都眼圈发红。泪光中,老人一直重复着两个字亏欠。 汪成松。老人这一生十分辛苦,早些年他就寻过亲,当时有个人就自称是他女儿。汪成松沉浸在找到女儿的喜悦中,一股脑的把钱都给了人家。那个女人拿到钱后就消失不见,汪成松才意识到对方是个骗子。 他倒不是心疼钱,只是实在经不起一次又一次的伤心。从那之后,汪成松认亲时就格外谨慎。这一次回家之前,他也做了充足的准备,特意向政府申请了一笔赔偿款。 老人希望能在所剩无几的日子里,把这些钱带回家乡,给多年不见的女儿作为补偿。 妇女相认的这一刻,老人已经没有了过去,魁梧的身躯,样貌和照片上差了许多。老人为新中国的成立贡献了大半生,却也失去了自己最宝贵的家园。 虽然六七十年没有回家,但老人从来没忘记家里的亲人。于是,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他托人带回了两块珍贵的银元。 己经波折后,银元真的交到了女儿手上。于是,王秀兰说出这个别人不可能知晓的秘密时,心中所有的疑虑都被打消了。 混合着湿热的泪水,王秀兰拿着毛巾,细心的给父亲擦了脸。六七十年来,王秀兰第一次有这样的机会。好在最后的结局是圆满的,希望在女儿的陪伴下,王成松老人能享受一番天伦之乐。

我叫唐鹏程,是湖南浏阳人,今年一百岁,一次都没有回过湖南浏阳就到家啊,俺是一兄弟啊。对,就他一个老弟, 你记得他不?他要回来了。要回来了,你高兴吗? 让他不高兴了。

啊?这个是第一次,八十七只,这真是历史的见证。脚在这里,这边吗?然后就是头在那里,轮廓都出来了,再往里面就没有了, 啊啊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