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21获赞720

为了这一刻的圆满,马龙走了整整十九年,比分定格在三比一,北京队夺得全运会乒乓球男团冠军。六次征战全运会的老将马龙,终于在自己全运生涯的终点,迎来了最后的拼图, 他的第一块全运会男团金牌。这次,马龙成为乒坛首位实现全运会项目金满贯的运动员,为其全运生涯画上完美句号。这份圆满让无数球迷热泪盈眶,有欣喜,有不舍。 在马龙身上,人们看到了竞技体育最动人的助教,也看到了一个职业运动员最好的样子。非常感谢这个时代,也感恩,感谢这个这片场地。同时,我也感谢那些一直以来 支持我们这些球迷和陪伴我这些人吧。五岁开始练球,十五岁入选国家队,此后二十余年,他一路过关斩将,每场大赛都在书写属于他的时代。二零一三年,马龙在 全运会上夺得男单金牌,成为国家乒乓球队的主力。四年后,他再次登顶,成为史上首位全运会男单卫冕冠军。国际赛场上,他也是奥运冠军的常客。二零一二年伦敦奥运会,他为中国男乒拿下男团金牌。 二零一六里约奥运会,他获得男单金牌,成为大满贯得主。随后的东京奥运会,马龙再次卫冕,成为乒坛唯一一位双圈大满贯球员,日本媒体送给他六边形战士的称谓。 传奇的背面往往布满伤痕。二零一九年,因常年超负荷训练比赛,马龙的膝盖磨损愈发严重,手术几乎成了唯一的选择。当时东京奥运会已经迫进,手术的风险也伴随左右, 要远离赛场,拿出运动生涯冒险吗?做这手术真的是不单纯是为了一届奥运会,就算没有赶上奥运会,自己还是希望能够再打两年,所以有自己愿意用三 三个月时间换取这三年时间。当然,做这个决定还是有一定风险,但我觉得这个风险是值得冒的。他接受了手术,剃了光头,又像婴儿一样重新学习走路,希望一切从头开始。术后,他在两届世界杯中接连输给了后辈,无缘冠军。如果故事在此结束,他依然是个传奇,但他是马龙, 他想实施更艰难的选择。二零二零年国际乒联总决赛,四比一,马龙再会巅峰,感觉像做梦一样。不知道是不是错,说这段话时,马龙刻意避开了镜头,但摄像机还是抓住了,那个瞬间,他的眼眶红了。 从二零零六年拿到第一块狮拼赛金牌算起,十九年过去了,在国乒残酷的竞争环境中,大部分国手会在三十岁左右选择退役。邓亚平二十五岁,刘国梁二十六岁,张怡宁二十八岁。曾经陪伴马龙练球的马玲, 早在二零一二年就已转型场边指导。最近几年,马龙常常提起最后一次,二零二三年杭州亚运会,他说,这是我的第四次亚运会之旅,之前每次都以为是最后一次,但这次绝对是 二零二四年釜山士兵赛,他说,这是我的第九个士兵赛,团体赛也是最后一次。马龙像是通过一场场比赛,在和他最热爱的乒乓赛式告别。这告别既令人触动,又让人心酸,留下一个老将的决绝与不舍, 就这样,每一次再坚持一下,球台旁只剩下了那个热爱乒乓的马龙。尽管这二十年时光过去,但是我觉得自己依然留在自己身上的影子。对于乒乓球的这种热爱心,自己在赛场上这种拼搏精神 还是保持住了。退役的传闻从未停歇,没人知道这次全运会后,马龙是否还会在赛场出现,有人 说这是完美的句号,但对于马龙而言,只要手里还握着球拍,或许就没有真正的终点,因为他最想赢的从来不是某一个对手,而是昨天的自己。球台两端人来人往,而马龙依旧在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