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翼鸟原本并不是祥瑞,反而会降灾。古代诗歌中的比翼鸟,经常被用来隐喻至死不渝的夫妻,或形容形影不离的好友。最为人熟知的当属白居易的长恨歌, 其片莫云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看到这里,相信大家都会觉得比翼鸟是个好东西,毕竟它象征着这么美好的事物, 可他偏偏却是个火宰众。在山海经西山经中说,崇吾之山在河之南北望中最有鸟焉,其状如福,而一亿一幕,向得乃妃,名曰满满。 我们可以看出,在崇吴山中,有一种叫满满的鸟,形状像野鸭,却只有一只翅膀和一只眼睛,他们必须成双成对才能 起飞。看到这里,他是符合至死不渝、形影不离、双宿双飞的象征的。可再往后面看,事情就逐渐微妙了起来,因为下文紧接着就是名曰满满。见则天下大水。原来人们要是抬头看见天上 缠缠绵绵,比翼鸟齐飞,人间就要发洪水。但是自汉代以来的资料中,比翼鸟都是祥瑞之鸟,不仅会以比翼鸟与爱人, 也会比喻形影不离的朋友。比如三国时期魏国的曹植就在诗作宋应是诗之二,写道,愿为比翼鸟,诗何其高翔。 在这首诗中,诗人本是送别朋友,却没有书写离愁别绪,而是满怀激情,想要与朋友比翼双飞,表现出他对未来的美好希望独来,荡气回肠,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