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3.3万获赞22.2万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同学们,你们现在旅游是不是多会选择搭乘飞机或火车去比较远的城市或国家呢?然后将拍好的照片发到朋友圈里,留作一段美好的记忆。 可在古代啊,因为没有现代化的交通工具,所以古人要想旅游,多数会去田园郊野这样的地方,然后为美景作诗一首,流传千古。 所以在那段时期留下了很多有名的田园作品,比如王维的春中田园作,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杜甫的江村等等等等, 数不胜数。但这些作品普遍都是写田园,白天的美我们见的很多了,晚上又是怎样的风景呢?这不,宋朝著名的词人辛弃疾就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为我们展现了乡间夜晚的惬意。西江月是唐教方的取名, 后来普遍用作词排名了。那就让我们跟着辛弃疾一起走在这夜晚的黄沙岭的道路上,欣赏这夜色中的田园之美吧!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走在乡间的小路 上,一切显得是那么的安静。看呐,月亮也慢慢的从小山后面升了上来,逐渐照亮了田间。哎, 听是喜鹊叫,他们不是到晚上就在枝头栖息了吗?为什么突然叫个不停呢? 哦,原来是月亮爬到了树梢处,由于今晚的月亮又大又圆,所以惊到了正在睡觉的喜鹊。 这时候一阵微风吹过,吹的树叶沙沙作响,他不仅带来了阵阵清爽,仿佛还吹来了远处的阵阵蝉鸣。辛弃疾停住了脚步,闭上眼,在夜里仔细 细的聆听着这些动人的旋律。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正在辛弃疾入迷的时候,忽然飘来一阵淡淡的香气。什么味道呢?辛弃疾向前方看去啊,原来在不远处就是一片稻田。 盛夏是稻花刚刚开放的时节,这飘过来的正是稻花的清香啊。辛弃疾好想到近处好好闻闻,便赶紧跑了过去。 到了稻田边,他发现这里不光有稻花的香气,而且还能听到一片一片的青蛙叫,此起彼伏,延绵不绝。 就好像他们看到这些长得郁郁葱葱的水稻,也预料到今年注定是一个丰收年,在这稻田里高声庆祝一番似的。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七八个是形容星星稀疏少的意思,两三点呢,则是形容雨不大,只是微微小雨。 为什么天上的星星看起来这么少呢?原来是头顶的星空被飘过来的乌云逐渐遮住,只有远处的天空中隐隐约约还能看见几颗星星。 看来啊,是要下雨了。辛弃疾自言自语的正说着,山前 落下零零星星的雨点。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现 旧时。往日过去的意思,舍是土地神庙现同现在的现,也就是显现出现的意思。 不好,这山里面的雨要是下大了,那可是连个避雨的地方都没有啊,怎么办呢?哎,对了,我记得从前这附近应该有一个茅草搭建的小旅店呢,现在怎么找不见了? 辛弃疾边快步走着边奇怪着,但当他在小路的尽头转过弯,走到小溪的桥边,他才忽然看到, 啊,原来这个小店就在那个土地庙旁边的树林间呐。只是我刚才因为醉心于这丰年在望的一片蛙声和茫茫月色之中,而完全忘记了自己身处何处了。 这首词不论从景物的选择还是语言的描写,都给人一种非常平凡的感觉, 没有大到像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一样,用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样的诗句来描绘景物的恢弘, 也没有戏到像邵雍的山村咏怀一样,对每一句诗用列锦的方式进行精心的雕琢。然而,正是在这看似平凡的诗 剧之中,却有着词人潜心的构思,醇厚的感情,后人也可以在这里领略到诗词的另一种质朴的境界,不是吗?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去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生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