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9
00:00 / 04: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615
钟楼 西安钟楼始建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位于西安市中心东西南北四条大街交汇处。钟楼建在方型基座之上,为砖木结构,重檐三层檐四角攒顶的形式,高36米,每边长35.5米,占地1377平方米,檐上盖有深绿色的玻璃瓦,楼內贴金彩绘,画栋雕梁,顶部有鎏金顶,金碧辉煌。西安钟楼是中国古代遗留下来众多钟楼中形制最大保留最完整的一座。西安明代是军事重镇,所以无论从建筑规模、历史价值或艺术价值各方面来说,它都居全国建筑之首。我过去对钟楼的认识是模糊的,从未登过钟楼。也沒到过钟楼饭店、开元商场。每次都会匆匆而过,从没想过要登楼望远。对于钟楼印像也仅仅停留于书刊报纸上的只言片语,去年冬天雾霾大的时候,报纸上调侃说"钟楼"进入隐身模式,甚至说钟楼"被发射了"。这里有许多老外组团旅游,导游风趣幽默的讲解,不时引起老外哈哈大笑。钟楼以西的鼓楼,前一位银发苍苍的老外激动的跪在地上照像,也有许多老外夫妇坐在广场树下木条凳上看外文旅游指南。这天晚上夜游钟楼,照了许多夜景,面对宏伟的钟楼和鼓楼我们不由得感慨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夜晚的钟楼灯火辉煌,有个古代武士打扮的人身背枷锁站在人行道四方钢管之上摆了几种姿势,行人驻足拍照,有人说这是"行为艺术",有人感叹不知谁花钱雇了此人搞表演,有人说表演者腿发抖,我看上去果然有些发抖,但此人功力深厚,通过调姿站在钢管之上巍然不动。钟楼东北角 是"钟楼饭店",看到这个土黄色外墙的宾馆,我就想起了贾平凹的小说《火纸》。1992年3月,德国汉学家魏侃因要翻译贾平凹的《火纸》曾在钟楼饭店521房间采访过贾平凹。贾平凹说,这钟楼金顶若一团永恒的火,照亮了古城人万千慈心。下次再来,我一定要登钟楼、登鼓楼,体验一把盛唐雄风和十三朝古都风韵。返回途中我们看见一男歌手在夜幕下的街头卖唱,不少女孩子纷份向歌者行李箱投钱。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歌者留其名。也许这小伙子有一天会出名,会被伯乐发现。也许有一天他也会上到《好声音》节目里,让观众为之疯狂。
00:00 / 02: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6
00:00 / 01: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
00:00 / 03: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
00:00 / 02: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
乔寺碑楼,位于山西省绛县横水镇乔寺村。是全国现存最大的纯砖石仿木碑楼。为清代单体旌表建筑的巅峰。 乔寺碑楼是周氏家族及乡里为资政大夫周万钟所建的功德碑楼。该工程使用洛阳西安工匠三百余人,耗时三年,于道光十七年(1837年)建成。 砖雕仿木结构,单檐歇山顶。 碑楼面宽十七米,高十五米,六根石方柱构成五间碑室,承载七通碑刻。 该碑楼雕刻繁杂,工艺精湛。砖雕包含二龙戏珠,山水人物等96种吉祥纹样。仿木斗拱雕刻精度达到亳米级。 碑楼主人周万钟,是乾隆年间武秀才。嘉庆朝官至从三品游击将军,道光年间晋封正二品资政大夫。 传说他曾用一碗茶救下小阎王义军,小阎王便托他保管财宝,后来义军败退,他便用这笔财富置田买地,北上经商,从而发家致富,很快成为名震一时的晋商。但他致富后不忘乡里,将经商所得用于修桥铺路时,首创'福海汇群流'经营理念,带动200余户乡邻致富。乔寺牌楼便是对他功绩的高度认可。 碑楼的序由周氏内侄、清道光乙未科(1835)探花乔晋芳所写。 乔寺碑楼被誉为中华第一碑楼。 题外话: 横水镇历史上原属闻喜。乔寺村曾是闻喜东乡的一颗明珠。三面环水,一面靠山,物产丰饶,人榨地灵。因村中寺庙众多,进出村庄要靠搭桥渡水,得名乔寺。 其村中道光年间的探花乔晋芳,是山西科举史上首位探花,被赞为“两千里内无双士,三百年来第一人”。 一九六七年,横水镇在闻喜绛县之间两次易手后,再次划归绛县。乔寺碑楼成了绛县的一个景点。 #原创视频 #古建筑之美 #历史古迹 #乔寺碑楼 #历史古迹
00:00 / 02: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