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笥山,山峰名。位于江西省兴国县崇贤乡齐分村南三公里,距县城47公里,海拔1125.7米(仅次于大乌山为县内第二高峰),面积1.2平方公里。 覆笥山又名佛祖山,相传为兴国县城龙脉发源地,故有兴国祖山之谓。覆者盖也,笥者书箱也。覆笥山之名,就是一个盖着的书箱子。覆笥一名,源于刘向《列仙传》中的涓子传说。相传古代有个山东人,在菏泽钓到一条大鲤鱼,剖开发现鱼腹中有块画绢,上面绘着一幅仙山秘籍图,秘籍中记载了他可以引度成仙的人。此人便怀揣此绢,自称“涓子”,四处寻访这座仙山。后来他在兴国找到了,并从一个大石箱里得到秘籍,羽化登仙,人称“北海仙公”。涓子找到秘籍的山,就是这座均福山森林公园内的覆笥山。覆笥山海拔1125.7米,如果从海拔不到200米崇贤,沿着宛延入云的石径登山,确有登天梯之感。山顶有一圈齐胸高的石寨墙。山寨内有一寺、一塔、一泉,山上的仙人洞、马鞍石、柜子石、蛤蟆石、纱帽石等景致。 覆笥山景观丰富,奇石众多。在古寺北面的峡谷里,有一奇景石岩,高过三米,宽三点五米,长三点六米,可放石桌四张。此岩形如覆笥,岩内有泉井,传说齐涓子曾在此苦学,得秘书二卷,经五年苦求光阴最终成仙。成仙后,神通威显,获得山下民众万倍信任,治病求医,发药必应,文全武通,得到山下百姓高尚崇拜。所以使得古寺的建立成功,故此山下村民从历史继承齐涓子的史迹,此村曾姓,拾起取“齐分”为名,为齐涓子在山石岩内读书苦求,得道成仙的永久长远之记载。 江西革命先驱袁玉冰是覆笥山下人,他把攀登覆笥山作为革命意志的一种锤炼。1919年6月27日,他登上峰顶后吟出壮美的诗句:“携手同登覆笥山,炎俨四逼汗流颜。去年同叹攀援苦,一振精神不见艰。”“登峰到顶志天涯,跋涉虽艰亦快哉。上到极巅舒眼望,此身仿佛在蓬莱。” 1931年9月,毛泽东、朱德在覆笥山上指挥红军取得方石岭大捷,胜利结束第三次反“围剿”战争。有首兴国山歌唱的就是第三次反“围剿”中的方石岭大捷:“哎呀嘞,白云山头放凯歌,大乌山下绿婆娑;均福山上红旗展,覆笥山边红军过。毛委员挥手方石岭,两路包抄把敌破。”红军的恢宏气势和毛委员指挥战斗的运筹帷幄,跃然纸上。 #大好河山一起打卡 #无人机航拍 #兴国
00:00 / 01: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45
00:00 / 01: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21
00:00 / 03: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
00:00 / 03: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0: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3
00:00 / 01: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0
00:00 / 01: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0: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45
00:00 / 00: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7
00:00 / 00: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