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4
00:00 / 04: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0
00:00 / 08: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86
00:00 / 02: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6
00:00 / 18: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3: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1: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1
机器的产生和发展5-《资本论》1卷13章 一个工业部门生产方式的变革,必定引起其他部门生产方式的变革。有了机器纺纱,就必须有机器织布,而这二者又使漂白业、印花业和染色业必须进行力学和化学革命。但是,现在又需要有庞大的机器,制造这样的机器是工场手工业的机器制造业所不能胜任的。 因此,大工业必须掌握它特有的生产资料,即机器本身,必须用机器来生产机器。这样,大工业才建立起与自己相适应的技术基础,才得以自立。 用机器制造机器的最重要的生产条件,是要有能充分供给力量同时又完全受人控制的发动机。 如果考察一下机器制造业所采用的机器中构成真正工具机的部分,那末,手工业工具就再现出来了,不过规模十分庞大。 劳动资料取得机器这种物质存在方式,要求以自然力来代替人力,以自觉应用自然科学来代替从经验中得出的成规。在工场手工业中,社会劳动过程的组织纯粹是主观的,是局部工人的结合;在机器体系中,大工业具有完全客观的生产机体,这个机体作为现成的物质生产条件出现在工人面前。在简单协作中,甚至在因分工而专业化的协作中,社会化的工人排挤单个的工人还多少是偶然的现象。而机器,则只有通过直接社会化的或共同的劳动才发生作用。因此,劳动过程的协作性质,现在成了由劳动资料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技术上的必要了。
00:00 / 11: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11: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3: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