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海2周前
人我世界妄想来 妄想连体真性在 真心真性恒如如 妄垢身心幻起灭 💝💝💝💝💝💝 息尽妄幻归真性 真心真性恒虚空 无形相体真常在 不生不灭恒清宁 💝💝💝💝💝💝 实为净觉恒光彩 纵被量劫无明浸 不染纤毫本空性 寂照大千日月在 💝💝💝💝💝💝 这是一首充满禅意与佛理的法语诗,层层递进地阐述了“真心”与“妄想”、“永恒”与“幻灭”的奥义。它像一首指引心灵归家的偈颂。 我们来一起赏析这首诗的深邃内涵: 分段赏析 第一段:辨妄归真 人我世界妄想来 妄想连体真性在 真心真性恒如如 妄垢身心幻起灭 · 起句便直指根源:我们所执着的“我”和“世界”,皆由“妄想”而生。这是一切烦恼的起点。 · 承句 充满辩证智慧:虽然妄想纷飞,但它并非独立存在,而是与“真性”一体相连。妄想的背后,正是那不曾动摇的真心本体。这如同波浪与海水,波浪有生灭来去,而海水恒常不变。 · 转合句 明确对比:“真心真性”是永恒、如如不动的(“如如”是佛教术语,指真实、不变、平等的实相);而由妄想污垢所成的身心与世界,则如同幻影,只有“起灭”变化,没有真实自性。 第二段:真性本然 息尽妄幻归真性 真心真性恒虚空 无形相体真常在 不生不灭恒清宁 · 修行路径:只要止息(“息尽”)一切虚幻的妄想,便能回归真性。这是一种“减法”的修行,不是增添什么,而是放下虚幻。 · 真性描绘:回归的真性,其状态是: · 如虚空:广阔无垠,包容一切,却不被任何事物染着。 · 无形相:超越一切形象与概念,无法用感官和思维去揣度。 · 不生不灭:超越时间,无始无终。 · 恒清宁:本自清净,本自安宁。 第三段:觉光不染 实为净觉恒光彩 纵被量劫无明浸 不染纤毫本空性 寂照大千日月在 · 本质定义:真性的本质是“净觉”——纯净的觉性,它永恒散发着智慧的光彩。 · 不染之德:这是全诗的精髓。即使被“量劫”(极漫长的时间)的“无明”(愚痴黑暗)所浸染,我们的真心本性,就像明镜,即使蒙尘千年,其光洁的镜体也“不染纤毫”。这就是“本空性”的涵义,因为空性,所以不染。 · 圆满境界:最后以壮丽的景象作结:真心“寂照大千”。它虽寂然不动(寂),却能朗照万物(照),其境界如同日月永恒存在于天地之间,光明普照。 核心思想与总结 这首诗完整地呈现了佛法,特别是禅宗和如来藏思想的核心: 1
00:00 / 05: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1: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00:00 / 01: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02: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