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228
00:00 / 01: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4
00:00 / 00: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513
第40集《红楼梦》贾宝玉为何独钟黛玉?你还记得自己十二三岁时的模样吗?在《红楼梦》里,宝玉、黛玉初登场,恰是这般青涩年纪。回首往昔,彼时的我们,和书中人物一样,懵懂天真,对世界一知半解,怀揣着孩子气探索人生之路。 于我而言,《红楼梦》仿若一把神奇钥匙,开启了通往十二三岁的时光隧道。当沉浸其中,以那时的视角重审人生,再看如今成长中的下一代,那些曾令人费解的言行举止,瞬间变得熟悉亲切。令人惋惜的是,这样一部经典,在当下竟被不少青少年束之高阁。实则,它堪称青少年读物的巅峰之作,哪怕与西方同题材书籍相较,其细腻入微、贴合少年心境的笔触也难寻敌手。全书以纯真无邪的孩子口吻行文,若错把宝玉当作成熟男子,他的撒娇嗔痴、姐妹相称或许略显怪异;可一旦代入十三岁少年情境,遭父亲责打时的慌乱哭喊,便显得无比真实,纯粹是孩子心性的自然流露。 彼时世家子弟,成长于严苛礼教之下,身负家国道统重压,自幼诵读《正气歌》《朱子治家格言》,背负的期望如山沉重。宝玉却在这沉闷氛围中,萌生出叛逆之心,渴望挣脱枷锁。唯有与姐妹们嬉闹玩耍时,方能寻得片刻自在,感受无拘无束的人生快意。 书中,宝钗、黛玉恰似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映照。宝钗八面玲珑,为人处世滴水不漏,深得众人欢心;黛玉却常泪眼婆娑,使些小性子。众人皆奇,宝玉为何独钟黛玉?缘由便在宝钗那次劝诫,她劝宝玉苦读求仕,瞬间暴露内心对功名利禄的执着,与世俗男子无异。宝玉厌弃此等攀附权贵、满脑仕途经济之人,他向往的是逍遥洒脱、忠于自我的生活。黛玉恰似那老庄思想的化身,在自我天地里诗意栖居,不为世俗纷扰,与宝玉追求的自在灵魂完美契合。 《红楼梦》的叛逆内核,常隐匿于细腻文字之下。随着岁月流逝,我们渐被社会正统价值观同化,遗忘了年少时的不羁。这部巨著的珍贵,恰在于它冲破时代与社会藩篱,唤醒人们心底那份沉睡的活泼自由,引领我们重返十二三岁的纯真时光,重拾对人生本真的执着探寻。无论时光如何变迁,它都静静散发魅力,等待有心人再度叩响青春与自由的大门。#读书 #贾宝玉林黛玉 #红楼梦 #古典文学
00:00 / 03: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