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93
瑞金(八) 圳下之败后,毛泽东、朱德、陈毅相继归队,红军集合队伍,照着原定计划向罗福嶂前进。这是一个“鸡鸣三省”的村子,山路崎岖,现在交通还很不便利。因为闭塞,罗福嶂还保留着当年的原貌。山顶盆地的小山村,几十户人家,若干水田。过山就是福建,房子也还是当年的土坯屋。 罗福嶂离圳下只有几十里路程,但要翻过几座大山,又下大雪,路很不好走,所以能暂时摆脱追敌,在这里停脚一天。红军到这来,暂时躲过了国民党军队的追剿。 自井冈山出发以来短短半月,红四军一败大余,二败南雄,三败圳下,一路丢盔弃甲,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 此时,部队早已断粮,官兵连续七八天处于半饥半饱;经过几次战斗,伤病员剧增,既无药品救治又无地方安置,只得用担架抬着行军、转移;弹药“损耗殆尽,屡战屡败没有缴获补充。可以说这是红四军最困难、最无助,战士思想最迷茫、士气最低落时期。一向乐观的毛泽东都不得不感叹“是为我军最困苦的时候”。 面对红四军所处困境,2月3日,毛泽东在罗福嶂主持召开了红四军前委扩大会议,史称“罗福嶂会议”。 参加会议的有前委委员毛泽东、朱德、谭震林,前委秘书长陈毅,及二十八团、三十一团、特务营、直属营、工农运动委员会等主要领导伍中豪、林彪、蔡协民、毕占云、罗荣桓、粟裕、江华、曾志等。 在严峻的形势面前,就红四军领导体制,行动方向和如何使部队精干利索以对付严峻复杂的敌情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后来陈毅给中央的报告中说: 在出发赣南以后(本年一月至三月),四军四战皆北,强大敌人穷追不息。同时在所到各地闽赣粤边界一带群众组织非常薄弱,红军感觉异常困难,尤其大的军队(三千人左右)行动颇不方便,给养大感困难,四军党内起了争论。 第一种主张:此时四军应分为两部分,以团为单位,各路自行去图生存,以避免敌的追击。一面行动快,敌人追不上我们,一面人少给养容易,可以恢复红军纪律,一面减少了目标。 第二种主张:此时四军应该集中。一面是政治局面要开展,敌人的进攻不会再有时间延长,一面集中起来可以最后一战。分散要各个击破,一面分散以后联络困难,士兵胆子更小,更动摇。 这两种主张,第一步是分了兵,把四军改成两部分;第二步是朱部在前面走,毛部跟着来依依不舍,所以终没有分开。
00:00 / 00: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4
00:00 / 01: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8
00:00 / 04: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50
00:00 / 00: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