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9: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1: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7: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0: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1: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1: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0: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3: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醒省1周前
《论语》五美四恶:君子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 子张问什么是“五美”。 孔子说,“君子惠而不费”。“惠”是给社会带去效益,君子能够给社会带来很多好处,又不浪费、损害社会资源。有些人可能不能理解,给大家带来好处,不是发放财物吗,怎么能没有花费呢? 孔子后面具体解释了,“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给民众宽松的政策,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改善社会治安,让民众安心工作;兴修水利,减少赋税,激发民众的工作积极性等,做这些有利于民众的事情。民众生活改善,社会繁荣,国家财政便会丰盈起来。这样就会形成一个良性、共赢的社会发展体系,国富民强,便是惠而不费。比如现在,我们国家发展迅速,日新月异,靠的不就是政通人和吗?可不是靠给民众发钱来实现的。 “劳而不怨”,让民众努力工作,但他们并不抱怨。秦王朝因为修长城、修陵墓,劳民伤财,而且根本不顾民众耕种事宜,不管民众死活,导致他们怨气冲天,揭竿而起,很快被颠覆! 让民众做事而心无抱怨,非常不容易。那么怎么能做到劳而不怨?孔子说,“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就是使民以时。 《论语·学而》里就讲过“使民以时”,让民众去干活要选择恰当的时间,让他们做该做的事情,这样才能劳而不怨。 “欲而不贪”,有欲望、有追求,想要得到一些东西,但不贪心。 那怎么做到“欲而不贪”?“欲仁而得仁,又焉贪”。这个问题,要看一个人在追求什么。一个人如果追求奢华的物质享受,比如盯着谁家有跑车,谁的钱多,谁穿的什么名牌衣服,他一定会变得贪婪。若是控制不了贪婪的欲望,做事就可能会罔顾法律道德,铤而走险。“欲而不贪”的核心是“求仁”。当人们追求的是精神财富,追求的是做于社会有意义的事情时,又怕什么贪呢?人越重视精神方面的追求,境界就越高。 “泰而不骄”,就是待人随和自然,不怠慢轻视他人。孔子讲“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怎么才能够做到“泰而不骄”?“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不管人多人少、男女老幼,或者势力大还是势力小,都不要怠慢,这就是“泰而不骄”的表现。如果看人下菜碟,遇到强势的人恭敬,遇到老实的人就轻慢,这是小人行径,必然不能公平公正地做事。 夫子解释,“君子正其衣冠”,穿衣戴帽要端正,仪表堂堂;“尊其瞻视”,目不斜视。孔子驾车时,站立于车上,手扶着车前的杆,双眼从不往两边看。这就是“尊其瞻视”的样子。“俨然人望而畏之”,庄严的样子令别人看到就会敬畏三分。这就是“威而不猛”的状态!#论语
00:00 / 01: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
00:00 / 06: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
00:00 / 02: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
00:00 / 01: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