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必背古诗动画讲解 ↓↓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作者:(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译文】 剑门关外忽然传来收复蓟北的消息,刚听到时泪水沾湿了衣裳。 回头看妻儿哪里还有愁容,胡乱卷起诗书欢喜得快要发狂。 白日里应当放声高歌痛饮美酒,趁着明媚春光正好结伴还乡。 即刻从巴峡顺流穿过巫峡,再经襄阳直奔洛阳方向。 --【注释】 剑外:指四川剑门关以南地区。 蓟北:今河北北部安史叛军老巢。 衣裳:古时上衣为衣,下衣为裳。 却看:回头看。 妻子:妻子和孩子。 漫卷:胡乱卷起。 白日:晴朗的白天。 须:应当。 纵酒:开怀痛饮。 青春:指春天明媚的景色。 巴峡:长江三峡中重庆段的峡谷。 巫峡:长江三峡中最长的峡谷。 襄阳:今属湖北,杜甫祖籍所在地。 --【解读】 这首诗被誉为杜甫"生平第一快诗",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诗人听闻官军收复失地后的狂喜之情。全诗以"喜"字贯穿,既有悲喜交加,又有"青春作伴好还乡"的浪漫畅想,全诗既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归心似箭的迫切感,也展现了其炉火纯青的诗歌技艺。 #古诗词 #小学必背古诗 #语文 #小学五年级 #看动画学古诗
00:00 / 01: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9
五年级下册古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代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注释 闻:听说。官军:指唐朝军队。 剑外:剑门关以南,这里指四川。 蓟北:泛指唐代幽州、蓟州一带,今河北北部地区,是安史叛军的根据地。 涕:眼泪。 裳(cháng):下身的衣裙,泛指衣服。 却看:回头看。 妻子:妻子和孩子。 愁何在:哪还有一点的忧伤?愁已无影无踪。 漫卷(juǎn)诗书喜欲狂:胡乱地卷起。是说杜甫已经迫不及待地去整理行装准备回家乡去了。 喜欲狂:高兴得简直要发狂。 放歌:放声高歌。 须:应当。 纵酒:开怀痛饮。 青春:指明丽的春天的景色。 作伴:与妻儿一同。 巫峡:长江三峡之一,因穿过巫山得名。 便:就的意思。 襄阳:今属湖北。 洛阳:今属河南,古代城池。 译文:剑外忽然传来收蓟北的消息,刚刚听到时涕泪满衣裳。 回头看妻子和孩子哪还有一点的忧伤,胡乱地卷起诗书欣喜若狂。 日光照耀放声高歌痛饮美酒,趁着明媚春光与妻儿一同返回家乡。 心想着就从巴峡穿过巫峡,经过了襄阳后又直奔洛阳。 背景:《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作于公元763年(广德元年)春天,那时杜甫52岁。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冬季,唐军在洛阳附近的横水打了一个大胜仗,叛军头领薛嵩、张忠志等纷纷投降。作者听到这个消息后欣喜若狂,写下此诗。#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 #启蒙早教儿歌 #唐诗宋词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 #小学生必背古诗每日一首
00:00 / 01: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03
00:00 / 02: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