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5: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70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5
00:00 / 01: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1: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任火土1周前
北欧国家、瑞士和新西兰在反内卷方面有一些值得借鉴的做法,主要涉及教育、工作和社会福利等方面,以下是具体介绍及相应的可借鉴思路: - 教育理念与制度 - 芬兰:孩子7岁才上学,每天上课时间短,没有标准化考试。其教育注重让孩子和自己的过去竞争,通过学习路径记录追踪个人进步。同时采用多维能力评价体系,涵盖逻辑思维、创造思维等7个维度。此外,还鼓励学生质疑权威,设有最佳质疑奖。这启示我们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自我驱动力和综合素质,改变单一的成绩评价标准,鼓励孩子的个性发展和创新思维。 - 新西兰:公立教育免费,学校不搞排名、不设立班干部,户外实践课占比高。不过在大城市如奥克兰的华人区仍存在补习班现象,这说明反内卷不仅需要学校制度的改变,还需要家长转变观念。家长应把成功标准从单纯的学习成绩扩展到生存技能、跨文化适应能力等多方面。 - 工作与劳动保障 - 北欧国家:以丹麦为例,法定工作时间一周不超过37小时,加班限制严格,且加班成本高。企业还会追着员工休年假,若员工假期未用完,领导可能会被警告。这种制度设计保障了员工的工作生活平衡,让人们无需通过过度工作来获取更多利益,值得借鉴的是合理制定工作时间和加班制度,保障员工的休息权利。 - 瑞士:人均每周工作40小时左右,不提倡加班,过分加班老板会面临工会的巨额处罚。并且实行浮动税收制度,双职工家庭收入过高可能会面临高税收和取消补贴,导致一些家庭选择一人工作。这体现了通过税收等经济手段调节工作和生活的平衡,避免过度竞争和内卷。 - 社会福利体系 - 北欧国家:有着完善的高福利体系,从育儿、教育到医疗等方面为民众提供全面保障。比如芬兰的带薪产假制度,爸爸休产假比妈妈还积极。高福利减轻了民众的生活压力,使人们无需为基本生活保障而过度拼搏,为反内卷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心理保障。 - 新西兰:育儿补贴每周约600纽币,公立教育免费,私立学校学费可抵税。良好的社会福利降低了家庭的养育成本,让人们在教育和生活方面有更多的选择和安全感,减少了因经济压力导致的内卷行为。
00:00 / 05: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741
第13集【家庭亲子】儿童教育:积极养育 美国育儿专家夏奈尔·尼尔森在《积极养育》中,以自己养育5个孩子的真实经历为蓝本,将积极教育理念融入家务劳动、情绪处理、规则建立等日常场景,提出“养育的核心是在生活细节中塑造品格”的核心观点。这本书没有晦涩的理论堆砌,而是通过可复制的案例与方法,解答了“如何让教育自然渗透生活”的育儿难题,为忙碌的现代父母提供了接地气的养育指南。正如书中所言:“最好的教育不是刻意说教,而是让孩子在承担与体验中学会成长。”夏奈尔·尼尔森在《积极养育》的结尾写道:“所谓积极养育,不是用一堆方法‘塑造’孩子,而是用真诚的陪伴、科学的引导,让孩子在生活中自然长成有责任、懂感恩、能抗压的人。”这本书最动人的地方,在于它没有把养育描绘成“艰巨的任务”,而是还原了教育的本质——教育不是“额外添加”的工作,而是融入家务、沟通、日常点滴中的自然过程。 书中的案例没有惊天动地的“教育奇迹”,都是打翻牛奶、整理房间、情绪哭闹等平凡场景,但正是这些平凡场景的处理方式,决定了孩子品格的底色。对于忙碌的现代父母而言,这本书提供的不是“完美养育指南”,而是“可行的生活方案”——不需要额外花时间备课,不需要掌握复杂的理论,只需在日常中调整思维、优化行为,就能让养育变得轻松而有效。 正如夏奈尔所说:“最好的养育,就是和孩子一起在生活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当父母放下“完美焦虑”,学会在日常中植入教育的种子,孩子便会在爱与引导中,长成最好的自己。这,正是积极养育最珍贵的价值。#每日分享 #家庭亲子 #儿童教育 #积极养育 #父母教育
00:00 / 15: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