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2: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39
#抖音热门话题 在贵阳这座充满历史韵味与现代气息交织的城市里,总有一些地方、一些事物,承载着几代人的记忆,成为城市发展脉络中不可或缺的印记。贵阳发电厂,便是这样一座见证了贵州近百年风云变幻,为贵州电力事业和经济发展立下赫赫战功的“老功臣”。 时光回溯到1927年,那是一个风云激荡的年代。在武侯祠,贵阳电气局完成了直流发电站的建设,当第一缕电流点亮贵州高原的电灯时,整个贵州都为之沸腾。那是贵州电力工业的曙光,是黑暗中燃起的希望之火。从此,贵阳发电厂的前身——贵阳电气局,开启了它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 最初,发电厂的装机容量仅有150千瓦,功率仅相当于现在一台风力发电机的十分之一。但就是这微弱却坚定的电力之光,照亮了贵州人民前行的道路,让人们的生活开始有了别样的色彩。夜晚,不再是被黑暗笼罩的寂静世界,有了电灯的陪伴,街道开始有了生气,人们的生活也变得更加便利。 随着时代的变迁,贵阳发电厂也在不断成长。1935年,贵阳电气局更名为贵阳电灯厂;1938年,又改名为贵阳电厂。这一年,抗日战争的烽火正熊熊燃烧,沦陷区机关、学校大举后迁,贵阳人口急剧增加。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国民政府和贵州省政府增资,在水口寺建设安装了2台160千瓦交流发电机。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电力不仅是生活的保障,更是抗战胜利的希望之光。 然而,战争的阴霾并未放过这座刚刚起步的发电厂。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后,人民解放军接管了国民党资源委员会。在尚未解放的贵阳,国民党反动派企图在撤离前炸毁贵阳发电厂,让解放军接手一个瘫痪的城市。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长期隐蔽在贵阳电厂的中共党员挺身而出,组织和领导工人和技术人员成立护厂大队。他们手持刀枪和一切能用的武器,昼夜巡逻,与企图毁掉电厂的国民党反动派军队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那是一场没有硝烟却惊心动魄的战斗,他们用生命和热血捍卫着发电厂的安全,保证了30万市民的用电需要。
00:00 / 00: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6
00:00 / 03: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3: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305
00:00 / 07: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4
00:00 / 02: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6
00:00 / 02: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01: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9
00:00 / 06: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1
00:00 / 01: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