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8
00:00 / 02: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10: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33
00:00 / 05: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41
利东方1周前
10-26 闻泰科技在收购安世半导体后,将核心产能和技术逐步转移至国内。当荷兰政府对安世半导体总部采取强制管理措施时,安世中国依然能够独立稳健运营 闻泰“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在完成收购后,闻泰科技进行了一系列深谋远虑的整合,为日后应对风险埋下了关键伏笔 · “蛇吞象”的收购:2018年,作为手机ODM的闻泰科技,以约340亿元人民币的代价,完成了对全球领先的荷兰安世半导体的收购。这笔交易被视为中国资本进入全球半导体上游的标志性事件 · 核心产能的中国化转移:收购完成后,闻泰科技在商业逻辑下对安世进行了战略重组。一个至关重要的举措是,将安世半导体约70%的封测产能转移至中国东莞。这意味着,安世的核心制造环节已深度扎根于中国 · 打造“利润奶牛”:在闻泰的支持下,安世半导体业绩稳步提升,并成为闻泰科技绝对的核心利润来源。其安世半导体业务净利润高达12.61亿元,支撑了公司的整体盈利 风暴眼中的博弈与反制 当外部压力来袭时,此前在中国的布局成为了决定性的反击力量 · 美国的介入与荷兰的出手:2024年底,美国将闻泰科技列入“实体清单”。随后在2025年,美国进一步扩大管制范围,并直接向荷兰方面表示,安世的中国籍CEO张学政“必须被替换”。在此压力下,荷兰政府于今年9月30日援引一部冷战时期的《商品供应法》,对安世半导体全球30个主体实施为期一年的“运营冻结”,并暂停了张学政的职务,将闻泰的股权强制托管给第三方 · 中国的精准反制:面对这一局面,中国方面迅速采取了行动 · 出口管制:中国商务部对安世半导体在中国生产的部分关键元器件实施了出口管制。这一措施直接命中了依赖安世芯片的欧洲汽车制造业 · 安世中国“独立运营”:安世半导体(中国)有限公司发布声明,强调其中国实体是独立运营的中国企业,严格遵守中国法律,不接受任何未经中国区认可的指令。这相当于在运营层面切断了与荷兰总部的从属关系 · 欧洲车企的压力:安世半导体是汽车电子领域的“隐形冠军”,全球年出货超千亿颗芯片。中国的反制措施导致欧洲车企(如大众、宝马)面临芯片断供风险,从而将压力传导至欧洲层面 荷兰政府虽然通过法律手段暂时控制住了“月饼盒子”(安世半导体的全球法律架构和品牌),但真正的“月饼”(核心产能、技术能力和市场)早已在中国手中 #涨知识 #热点 #闻泰科技#安世半导体#中美博弈
00:00 / 00: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
00:00 / 02: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5
00:00 / 03: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1: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