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鸡》2分钟看懂唐伯虎的“战斗鸡” 作者简介 唐寅(1470—1524),字伯虎,号六如居士,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吴中四才子之一。其诗画风格不拘一格,善用口语,追求自然之美。他早年科举受挫,因牵连科场舞弊案而绝意仕途,转而寄情山水,以卖画为生。晚年生活困顿,但创作了大量诗画作品,尤以题画诗见长。 --- 创作背景 《画鸡》是唐寅为自画公鸡所题的七言绝句,创作于明代中后期。当时朝廷内部斗争激烈,诗人借雄鸡形象托物言志,既赞颂其高洁品格,也暗喻自身抱负——虽不轻易发声,但一鸣必能震动四方。 --- 诗歌赏析 1. 形象与色彩的对比 首句“头上红冠不用裁”以天然红冠凸显雄鸡的威严,次句“满身雪白走将来”通过白羽与红冠的强烈色彩对比,塑造出雄鸡威风凛凛、英姿勃发的形象。诗人强调其“不用裁”的自然美,暗含对朴素本真之美的推崇。 2. 拟人与象征 后两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赋予雄鸡人格化特征,以“不敢轻言语”的克制与“一叫惊天下”的爆发形成对比,既写雄鸡报晓的职责,亦隐喻诗人渴望以才华唤醒世人的志向。此处“千门万户开”暗含对黎明与变革的期待。 3. 语言风格 全诗语言通俗明快,富有儿歌韵律,体现唐寅“不避口语”的创作特点。这种风格使其诗作易于传诵,同时深化了托物言志的感染力。 --- 总结 《画鸡》通过简练的笔触,将雄鸡的威武与高洁人格化,既是一首生动的题画诗,也是唐寅对自身命运的隐喻。诗中雄鸡的“不轻言语”与“一鸣惊人”,恰如诗人历经坎坷后仍坚守的傲骨与抱负,展现了其“托物言志”的典型艺术手法。 #小学古诗词 #一年级下册 #亲子共读 #古诗词鉴赏 #幼儿启蒙
00:00 / 01: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3: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