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
00:00 / 01: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91
00:00 / 00: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8
第二章 诚心:持纯粹心,做至诚人 真心着眼,敦本尚实 "诚字有以工夫说者。诚是心之本体,求复其本体,便是思诚的工夫。" 明 一次,王阳明到南镇游玩,一个朋友指着从石头缝里长出来的花问道:"你说天下没有心外之物,那么这花在自开自落,和我心有什么关系?" 王阳明回答说:"你见到这花之前,花与你的心 你说,天下没有心外 主物,花日升自落和 各自寂静;你来看此花时, 我有什么美系。 花进入我们的内心,此花便在心头显现出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岩中花树对于心来说,其存在本身及其意义的被确认,在于花在人心中的显现。" 王阳明的这番话可以 朋友向王阳明请救心外无物的学问。有很多种理解,而其中最为紧要的﹣点则是对于"心"的着眼。世间万象,其实都在于你是否用一颗"本心"去体验。在王阳明看来,这个本心就是真,真诚、真挚、真君子,抽取"真",弄权耍奸,虚伪掩 杨时、游酢来到嵩阳书院拜见程颐。 饰,只剩皮囊一副;伪君子,花开花谢无关己身,不知人事变迁,落得心眼两茫,终其一生,全无所得。 人心中有善有恶,有趋炎附势,有高洁自傲。唯其不真,所以才有"这万丈红尘,最难揣摩的就是人心"的说法。王阳明的全部学问就在于求"真心"以接"仁义"。简单地说,就是你没有一颗真挚实诚的心,也做不出善良敦厚的事。 一日,杨时、游酢来到嵩阳书院拜见程颐,正遇上程颐闭目养神,坐着假睡。程颐明知有两个客人来了,他却不言不动,不予理睬。杨、游二人也不愠不恼,只是恭恭敬敬地站在门口,肃然侍立,一声不吭等着他睁开眼。 那天正是冬季很冷的一天,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下起雪来。门外积雪,有一尺多深。在雪中等了约有半天工夫,程颐才从睡榻上醒来,见了杨、游二人,装作一惊说道:"啊!啊!贤辈早在此乎!"而杨时和游酢并没有一丝疲倦和不耐烦的神情。 杨时、游酢二人"程门立雪",只为学于高师、求善解,两人真心崇拜程颐人品道德和学术修养,明知程颐是故意为之,却依然以礼相见。对他们来说,这是出于真心实意的行为,并非趋炎附势,所以内心坦荡
00:00 / 02: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一个灵性很高的女人,内心是很干净,很纯粹,就像小孩子一样天真无邪,是有一颗赤子之心的。灵性是什么?是你的内在能量特别高,维度已经超越了绝大部分的人了,已经是凤毛麟角,人中龙凤了。 灵性高并不是你的心态幼稚就是有灵性,真正高纬度的灵性是成熟跟幼稚是并存的,这个维度是大于了成熟和幼稚的,绝大部分人只有成熟,或者只有幼稚,当然呢,幼稚的人没有遭遇过大的命运苦难,所以幼稚,但也确实是有灵性。成熟是因为经历过社会的苦难,又跳出了苦难,知世故而又不世故,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幼稚是因为破掉了世俗对自己的限制,破掉了自己限制自己的那颗心,从而形成回归到了本自具足的状态,就像小时候一样什么都没有,给你一块糖你很快乐,给你一块泥巴你也很快乐,这种快乐是来源于内心的圆满自在,不是因为外界的好与坏。 这才是这种高灵性的标准,当然灵性的首当其冲肯定是善良,一个善良的人往往一脸的慈相,内心是光明的向往光明的。一个内心妄念多的人往往就是一脸的苦相,内心是黑暗的本自具足的心已经被黑暗笼罩了。灵性是每个人都拥有的,每个人都是本自具足的,但由于进入世俗之中,各自造的孽障不同,往往很多人逃避自身的问题,孽障越多,越把自己那颗本自具足的心给蒙蔽了,就像给一个发光体蒙上了一层灰。 慢慢原本灵性活泼的人慢慢就变的死气沉沉不怎么活泼了。想要变的灵性,其实就是控制自己的心念,还是那句话,凡事发生皆有利于你,只要把这句话作为人生信条,那么都是好事,坏事也是来帮你找到你的问题的,你解决了你的问题,那么坏事就变成好事了,自然而然就没有坏事了,开心快乐了,灵性就出来了。#灵性#女性成长#禅悟人生#智慧人生#传统文化
00:00 / 00: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
00:00 / 00: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65
00:00 / 01: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
00:00 / 01: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0
00:00 / 01: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