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2: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08: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
00:00 / 06: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00
1931年9月18日《柳条湖事变》(一),日军关东军密谋中国的第一步。1931年9月18日晚,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按照精心策划的阴谋,由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嫁祸于中国军队。这就是所谓的“柳条湖事件”。 1931年春,关东军制定了“处理满蒙问题方案”,原则上规定了“在满洲采取军事行动时关东军必须集中于一地”,而沈阳是东北四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东北军主力的驻地。因此,日本决定选定沈阳为采取“军事行动”的爆发地,并认为“应使关东军主力迅速集中于奉天,以便先发制人,将敌之最精锐的奉天附近的军队,加以击破”,“即能控制东北四省之中枢”。关东军内主张武力侵占东北的激进人物板垣征四郎、石原莹尔和花谷正等人精心制定了具体行动计划。 日本武藏大学教授岛田俊彦在他编著的《满洲事变》一书中对此有详细记述:“六月底(1931年),在策划参谋旅行时,石原和板垣对关东军的部分人员说,九月下旬,要在柳条沟(湖)开始战斗行动,要求他们协助这一计划。花谷和今田新太郎大尉(张学良顾问柴山的助理官)首先参与商谈。不久,又要求奉天宪兵队长三谷清中佐予以合作。奉天独立守备队第一中队长小野正雄大尉来到驻奉天独立守备队第二大队第三中队长川岛正大尉(虎石台)处,摸川岛的底细,问他:‘关东军如果动手的话你打算跟着干吗?’川岛也是河本大作在第十连队(小仓)时的部下。川岛和小野一到花谷那里,花谷就说:‘不想干的人干脆回中央’,接着对北大营占领计划作了说明。最后在特务机关二楼召开会议,今田也参加了这次会议。经两、三次聚会后”终于炮制了在柳条湖炸毁铁路的计划。具体内容板垣与石原等人制定的柳条湖事件具体计划,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爆破地点选择在距沈阳2.5公里处的柳条湖,这里比较偏僻,便于行事,更重要的是距北大营只有几百米远,便于攻击;二是时间安排在9月18日,那时庄稼已经割倒,大地裸露,便于作战;三是以铁路爆炸声为暗号,开始炮轰北大营,发起全面攻击,一夜之间占领沈阳全城。物色人选为实施这一计划,他们慎重地物色人选。“因为在超越必要的人物中泄露秘密很危险,所以在人选上是颇费一番苦心的。#918 #918勿忘国耻 #918事变 #柳条湖事件 #东北
00:00 / 03: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张鸿1月前
重温“九一八”事件# 今天,是9月18日,一个所有中国人都应铭记的日子。94年前的夜晚,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嫁祸于中国军队,以此为借口,悍然向驻守在沈阳北大营的中国军队发动进攻。 由于东北军执行“不抵抗政策”,当晚日军便轻易攻占北大营,次日占领整个沈阳城。此后短短4个多月,相当于日本国土3.5倍的128万平方公里中国东北全部沦陷,3000多万父老乡亲沦为亡国奴。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它是日本帝国主义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侵华战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也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 “九一八”事变的发生并非偶然,日本对中国东北早已垂涎三尺。早在1927年,日本内阁就召开“东方会议”,制订《对华政策纲领》,声称中国东北“在(日本)国防和国民的生存上有着重大的利害关系” 。同年7月,内阁首相田中义一向天皇奏呈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折”,公然宣称:“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 ,确立了以“满蒙”为侵略基地的狂妄战略。此后,日军不断进行准备,终于在1931年发动了这场罪恶的战争。 从“九一八”事变开始,中国人民就从未停止过反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影响下,东北人民奋起抵抗,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先后出现了东北义勇军和各种抗日武装。1936年2月,东北各抗日部队统一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在1937年“七七”事变后,更是团结广大群众,进一步开展了广泛持久的抗日武装斗争,有力地配合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国抗战 。在长达14年的浴血奋战中,无数中华儿女抛头颅、洒热血,为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尊严,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如今,94年过去了,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但“九一八”事变带给我们的伤痛和教训却永远不能忘记。我们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从历史中汲取教训,明白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国家强大,才能捍卫和平,才能保护人民的幸福生活。我们更要缅怀那些在抗日战争中英勇牺牲的先烈和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他们的奉献和牺牲换来了今天的和平与安宁。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一起向先烈们致敬,同时也提醒自己:勿忘国耻,吾辈自强!让我们以史为鉴,奋发图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绝不让历史的悲剧再次重演 。
00:00 / 02: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8
00:00 / 06: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
1931年9月18日晚10时20分左右,日本关东军独立守备队第二大队第三中队所属的河本末守中尉率其部下,按照预先的计划,炸毁了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的一段南满铁路路轨。这就是臭名昭著的柳条湖事件。然而,这并非普通的破坏行为。日本关东军在炸毁路轨后,反诬是中国军队所为,以此为借口,向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发动了进攻。当时,北大营驻有东北军第七旅,兵力约7000人。而进攻的日军仅有数百人,但就是这数百名日军,在装备和战术上却有着精心准备。 东北军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遭到了日军的猛烈攻击。由于国民政府“不抵抗政策”的影响,东北军部分官兵未能进行有效的抵抗。日军迅速占领了北大营,随后又向沈阳城内进攻。沈阳城内的警察、保安队等也因缺乏统一指挥和有效抵抗,很快被日军击溃。 局势蔓延:东北大地沦陷九一八事变的爆发,犹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了千层浪。日军在占领沈阳后,迅速向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进攻。 在辽宁,日军兵分多路,迅速占领了营口、田庄台、盖平、复县、大石桥、海城、辽阳、鞍山、铁岭、开原、昌图、四平等地。东北军在面对日军的进攻时,由于缺乏统一的指挥和坚定的抵抗意志,纷纷溃退。 在吉林,日军利用汉奸势力,里应外合,迅速占领了吉林市。吉林自卫军虽然进行了一定的抵抗,但最终因力量悬殊而失败。 在黑龙江,马占山将军率领的东北军进行了顽强的抵抗。1931年11月4日,日军向江桥(嫩江铁桥)阵地发起进攻,马占山指挥部队奋起抵抗,这就是著名的江桥抗战。江桥抗战是中国军队在九一八事变后首次大规模的抵抗,给日军以沉重打击。然而,由于孤立无援,最终江桥失守,齐齐哈尔沦陷。 到1932年2月,东北全境沦陷。日本在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对东北人民进行了长达14年的殖民统治。(本片记录了这期间复县大事记,片中文字资料来自瓦房店市志,图片大部分来自网络和网友,感谢原创)
00:00 / 06: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6
00:00 / 00: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9
九一八事变:中华民族苦难与抗争的起点 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蓄意制造事端。他们将南满铁路柳条湖一段铁轨炸毁,反诬中国军队破坏,并以此为借口,突然向驻守在沈阳北大营的中国东北军发动猛烈进攻。由于国民政府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不抵抗政策,要求东北军“绝对不抵抗”,在日军的疯狂攻击下,东北军被迫放弃抵抗,北大营迅速沦陷。 次日,日军侵占沈阳城,随后在短短4个多月内,东北三省全部沦陷。日本在东北建立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开始了长达14年之久的殖民统治,东北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企图以武力征服中国的开端,也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率先高举武装抗日旗帜,组织东北抗日联军,领导东北人民开展艰苦卓绝的抗日游击战争,打响了抗击日本侵略者的第一枪。同时,全国人民掀起了汹涌澎湃的抗日救亡运动,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九一八事变不仅改变了东北的命运,也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走向,它让全体中华儿女深刻认识到日本侵略者的野心与凶残,激发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不屈的抗争精神,为全民族抗战的最终胜利奠定了精神基础 ,这段历史时刻警示着后人要铭记历史,勿忘国耻。#勿忘历史吾辈自强 #原创视频 #缅怀先烈 #知识科普 #铭记历史
00:00 / 01: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
血色铁轨:九一八背后的历史逻辑与民族觉醒 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夜,沈阳北郊柳条湖的一段南满铁路在爆炸声中扭曲变形。这声由日本关东军自导自演的爆炸,不仅撕裂了中国东北的宁静夜空,更撕开了近代东亚史上最惨烈的一页。九一八事变绝非偶然的军事冲突,而是日本军国主义长期酝酿、精心策划的战略进攻,是殖民逻辑的必然产物。 回溯历史长河,九一八的祸根早已埋下。甲午一役,日本初尝殖民甜头;日俄战争,关东军扎根东北。1920年代,东北军阀混战、民生凋敝,为虎视眈眈的侵略者提供了可乘之机。日本通过南满铁路、驻军特权等手段,早已将东北变为事实上的殖民地。柳条湖的爆炸声,不过是殖民者撕下最后伪装的信号弹。 事变经过凸显了侵略者的精密谋划与残酷本质。关东军自毁铁路后,立即污蔑中国军队所为,在所谓“自卫”幌子下发动全面进攻。沈阳一夜易主,长春、哈尔滨接连陷落,四个月内东北全境沦陷。这套“制造事变—栽赃陷害—武力吞并”的剧本,在近代日本对外扩张中屡试不爽,暴露了军国主义既贪婪又虚伪的本质。 九一八事变的真正警示在于:国际秩序失衡若遇民族危难,只能激发全民族的觉醒与抵抗。当时中国政府寄望于国际调停,但国联的软弱纵容了侵略气焰。正是这种深刻教训,唤起了中华民族的空前觉醒,最终凝聚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钢铁长城,开启了十四年浴血抗战的悲壮历程。 九十三年后的今天,柳条湖的铁轨早已修复,但历史的伤痕仍需警醒。九一八告诉我们: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从未彻底远离国际政治,和平需要实力来捍卫;民族苦难记忆必须转化为自强不息的动力,妥协退让只会招致更深的灾难。这段血色记忆应当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反面镜鉴——任何企图通过侵略扩张实现民族复兴的行径,最终都将被历史的车轮碾得粉碎。 站在新时代的高度回望柳条湖,我们既要铭记屈辱,更要汲取力量。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是在别国废墟上建立霸权,而是为世界和平注入稳定力量。这才是对九一八最好的纪念,对历史最深的敬畏。
00:00 / 02: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