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6
暮春三月,行走在明媚春光里,禁不住想起一首春天的绝唱-郑板桥的《春词》,全文366个字,嵌入68个“春”字 ,描绘出一幅春光全景图,惊艳了千古。我们一起来欣赏: 《春词》 春风,春暖,春日,春长, 春山苍苍,春水漾漾。 春荫萌,春浓浓,满园春花开放。 门庭春柳碧翠,阶前春草芬芳。 春鱼游遍春水,春鸟啼遍春堂。 春色好,春光旺,几枝春杏点春光。 春风吹落枝头露,春雨湿透春海棠。 又只见几个农人开口笑: “春短,春长,趁此春日迟迟, 开上几亩春荒,种上几亩春苗, 真乃大家春忙。” 春日去观春景,忙煞几位春娘, 头插几枝春花,身穿一套春裳; 兜里兜的春莱,篮里挎的春桑, 游春闲散春闷,怀春懒回春房。 郊外观不尽阳春烟景, 又只见一个春女, 上下巧样的春装,满面淡淡春色, 浑身处处春香; 春身斜倚春闺,春眼盼着春郎。 盼春不见春归,思春反被春伤。 春心结成春疾,春疾还得春方。 满怀春恨绵绵,拭泪春眼双双。 总不如撇下这回春心, 今春过了来春至,再把春心腹内藏。 家里装上一壶春酒, 唱上几句春曲,顺口春声春腔。 满目羡慕功名,忘却了窗下念文章。 不料二月仲春鹿鸣, 全不忘平地春雷声响亮。 #朗诵#樱花 #我与春风皆过客 #阳春三月春暖花开 #郑板桥@抖音小助手
00:00 / 02: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
00:00 / 00: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
00:00 / 00: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3
郑板桥的《春词》是清代文学中一首极具特色的咏春之作,全诗56句366字,嵌入68个“春”字,以密集的意象铺陈与巧妙的文字游戏,将春日万象与人间百态融为一体。以下从结构、意象、语言风格及情感表达等方面进行赏析: 一、结构布局:全景式春景图卷 全诗以“春”字为线索,分四层展开: 1. 自然春色:开篇以“春风、春暖、春日、春长”连用四“春”,奠定欢快基调,继而描绘春山、春水、春花等自然意象,如“春山苍苍,春水漾漾”“春风吹落枝头露,春雨湿透春海棠”,展现万物复苏的生机。 2. 农事春忙:转写农人“开春荒、种春苗”的劳作场景,以“春短,春长”点出春日珍贵,凸显春耕的紧迫感,体现对田园生活的赞美。 3. 人间春情:通过“春娘”“春女”的形象,刻画春日游赏与闺中怀春的细腻情感。“春眼盼春郎”“春心结春疾”等句,既含少女情思的婉约,又以“春恨”“春泪”增添一丝怅然。 4. 哲理收束:末段以“春酒”“春曲”呼应开篇的欢愉,又以“平地春雷”收尾,暗含对功名与自然的辩证思考,赋予全诗豁达超脱的意蕴。 二、语言风格:复沓中的灵动韵律 全诗68个“春”字密集却不显堆砌,反因巧妙的词性活用与句式变化形成独特韵律。 词性活用:“春”字多作定语,如“春荒”“春裳”,亦作主语(“春风吹”)、动词(“春忙”),甚至抽象化为“春心”“春恨”,拓展了“春”的语义边界。 -句式节奏:三言、四言、七言交错,如“春荫萌,春浓浓,满园春花开放”短促明快,“春身斜倚春闺,春眼盼着春郎”则舒展婉转,形成类似民间小调的节奏感。 三、情感意蕴:欢愉与哲思的交织 诗中既有对春光的纯粹礼赞,亦隐含对生命与时间的思考: -世俗之乐:农人耕耘、春娘游赏、春女怀春等场景,展现不同阶层对春日的享受,构成一幅生动的社会风俗画。 生命感悟:末段“今春过了来春至”暗含对时光轮回的坦然,而“忘却窗下念文章”与“平地春雷”的对比,则流露对功名浮华的疏离,回归自然本真的文人情怀。 结语 郑板桥以画家的视角勾勒春景,以文人的敏感捕捉春情,更以“怪才”的胆魄突破陈规,使《春词》成为一首兼具形式奇趣与生活气息的咏春长卷。虽在情感厚度上稍逊,但其对“春”意象的开拓性书写,仍为中国古典诗歌提供了一种别样的审美范式。 #诗词 #国学文化 #春天 #诗词鉴赏
00:00 / 01: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0: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
00:00 / 03: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00:00 / 02: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00: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83
00:00 / 03: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