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7: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00:00 / 02: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2: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03: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第七篇:军政篇 核心思想: 争夺制胜条件的关键在于,懂得如何“以迂为直,以患为利”,并掌握军队行动的基本法则。 白话译文: 大凡用兵的法则,从将帅接受国君的命令,动员民众、组织军队到同敌人对阵,在这个过程中没有比争取先机之利更困难的了。争取先机之利最困难的地方,是要把迂回的弯路变为直路,要把不利转化为有利。所以,用迂回绕道的举动,并用小利引诱敌人,这样就能比敌人后出动而先到达必争的战略要地,这就是懂得以迂为直的计谋了。 所以,争取先机之利是有利的,同时争取先机之利也是有危险的。如果全军带着所有装备辎重去争利,就不能及时到达预定地域;如果放下装备辎重去争利,装备辎重就会损失。因此,卷起盔甲急进,日夜不停,以加倍的速度连续行军,走上百里的路程去与敌争利,三军的将领都可能被俘。强壮的士兵先到,疲弱的士兵掉队,其结果只会有十分之一的兵力赶到;走五十里去争利,先头部队的将领会受挫折,只有一半的兵力能赶到;走三十里去争利,则只有三分之二的兵力能赶到。要知道,军队没有辎重就不能生存,没有粮食就不能生存,没有物资储备就不能生存。 不了解列国诸侯战略意图的,不能与其结交;不熟悉山林、险阻、水网、沼泽等地形的,不能行军;不使用向导的,不能得到地利。 所以,用兵打仗要依靠诡诈多变才能成功,根据是否有利来决定自己的行动,按照分散或集中兵力的方式来变换战术。 所以,军队行动迅速时像疾风,舒缓时像森林,攻击时像烈火,防御时像山岳,隐蔽时像阴天,冲锋时像雷霆。掳掠敌方的乡邑,要分兵四出进行;扩张自己的领土,要分兵扼守要地。权衡利害得失,然后相机行动。 事先懂得以迂为直方法的就能胜利,这就是军争的原则。 《军政》里说:“作战中用语言指挥听不到,所以设置金鼓;用动作指挥看不清,所以设置旌旗。”金鼓和旌旗,是用来统一军队视听、统一作战行动的。既然军队的行动统一了,那么勇敢的士兵就不能单独前进,怯懦的士兵也不能单独后退了,这就是指挥大部队作战的方法。 对于敌人的军队,可以打击它的士气;对于敌人的将领,可以扰乱他的决心。军队初战时士气饱满,过一段时间就逐渐懈怠,最后就疲乏衰竭了。所以,善于用兵的人,总是避开敌人初来的锐气,等到敌人士气懈怠、衰竭时再去打击它,这是掌握军队士气的方法。用自己的严整来对待敌人的混乱,用自己的镇静来对待敌人的哗恐,这是掌握军心的方法。用自己部队的接近战场来对待敌人的远道而来,用自
00:00 / 03: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0: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3: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1
锦瑟闲谈11月前
孙子兵法 军争篇诵读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交和而舍,莫难于军争。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 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计者也。故军争为利,军争为危。举军而争利则不及,委军而争利则辎重捐。是故卷甲而趋,日夜不处,倍道兼行,百里而争利,则擒三将军,劲者先,疲者后,其法十一而至;五十里而争利,则蹶上将军,其法半至;三十里而争利,则三分之二至。是故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故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豫交;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故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和为变者也。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掠乡分众,廓地分利,悬权而动。先知迂直之计者胜,此军争之法也。 《军政》曰:“言不相闻,故为金鼓;视不相见,故为旌旗。”夫金鼓旌旗者,所以一人之耳目也。人既专一,则勇者不得独进,怯者不得独退,此用众之法也。故夜战多火鼓,昼战多旌旗,所以变人之耳目也。 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无邀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阵,此治变者也。 故用兵之法,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佯北勿从,锐卒勿攻,饵兵勿食,归师勿遏,围师必阙,穷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 #孙子兵法
00:00 / 10: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2: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