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532
00:00 / 00: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1
名人2周前
杨振宁(1922年10月1日-2025年10月18日),安徽合肥人,世界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 他1929年随父母迁居清华园,1938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1945年赴美国芝加哥大学留学,1948年获博士学位。1952年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永久研究员,1955年晋升教授。1966年创立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理论物理研究所并任爱因斯坦讲座教授至1999年。 杨振宁是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在粒子物理、场论、统计物理和凝聚态物理等领域作出开创性贡献。他与米尔斯提出“杨-米尔斯规范场论”,奠定了粒子物理标准模型的基础;与李政道合作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共同获得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最早获诺贝尔奖的中国人。他还发现“杨-巴克斯特方程”,开辟了量子群等研究方向。 他荣获美国国家科学奖章、富兰克林奖章、爱因斯坦奖章、求是终身成就奖等国内外众多奖项,是十余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获20余所世界知名大学名誉博士学位。1997年,国际编号3421号小行星被命名为“杨振宁星”。 晚年,杨振宁回到中国,投身高等教育与人才培养,2004年起定居北京,在清华大学任教并推动高等研究院建设,为中国基础科学和高等教育发展作出重要贡献。2015年放弃美国国籍,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25年10月18日,杨振宁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
00:00 / 00: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
杨振宁先生逝世,享年 103 岁,他有哪些贡献值得铭记? 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杨振宁先生,因病于 2025 年 10 月 18 日在北京逝世,享年 103 岁。这位跨越一个世纪的科学巨匠,以“从清华园到世界舞台再回归故土”的生命轨迹,在现代物理学史上镌刻下不可磨灭的印记。1922 年出生于安徽合肥的他,7 岁随父迁居清华园,16 岁以同等学力考入西南联合大学,23 岁赴美深造,最终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迎来学术巅峰。2003 年,已届耄耋之年的杨振宁选择回到清华园定居,用“归根居”的院名诠释了“我的起点就是终点”的赤子情怀。 从 12 岁立志“拿诺贝尔奖”的童真誓言,到 35 岁因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原理与李政道共同斩获诺奖;从规范场理论的奠基性工作被富兰克林学会比肩牛顿、爱因斯坦,到晚年坦言“帮助中国人克服不如人的心理”是最重要贡献——杨振宁的百年人生,始终在科学探索与家国情怀的双重维度上闪耀光芒。正如权威评价所言,他“取得了峙立如嵩、博观如海的学术成就,书写了功在世界、心怀家国的隽永篇章”。当这位“科学星光”归于永恒,我们不禁追问:在他留给世界的精神遗产中,哪些贡献将跨越时空,成为照亮未来的不灭火种?
00:00 / 39: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0
00:00 / 00: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