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忠照汗青,遗恨五丈原 #诸葛亮 #历史解说 #历史文化 #历史人物 #第一人称独白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看千古贤相诸葛亮,如何以一生孤忠,在乱世中践行对承诺的极致坚守,谱写一曲理想与悲壮交织的英雄史诗。 卧龙待时 诸葛亮出身琅琊耕读之家,父母早亡后随叔父生活。叔父逝后,他隐居南阳隆中,晴耕雨读,胸怀大志,自比管仲乐毅。常与友人纵论天下,静待明主出现,以施展匡扶天下之抱负。 三顾定策 刘备求贤若渴,三顾茅庐方得相见。诸葛亮于隆中精辟分析天下大势,提出“联吴抗曹、先取荆益、待机北伐”的“隆中对”战略。刘备深受震撼,诸葛亮由此出山,决心辅佐其成就大业。 赤壁烽火 曹操南侵,刘备败退。诸葛亮临危赴江东,舌战群儒,促成孙刘联盟。他洞察天时,借东风之利,与周瑜共施火攻之计,大破曹军于赤壁。此役奠定三国鼎立之基。 荆州遗恨 诸葛亮助刘备取益州、定蜀汉,励精图治。然关羽大意失荆州,兵败身死。刘备悲愤伐吴,遭夷陵惨败,托孤白帝城。诸葛亮临危受命,誓言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 六出祁山 为兴复汉室,诸葛亮外联东吴,内修政理,而后六次北伐曹魏。虽有局部胜利,但或因用人失误(如马谡失街亭),或因粮草不济,或因朝中掣肘(如李严谎报),皆功败垂成。 星落五丈 最后一次北伐,诸葛亮与司马懿对峙渭南,发明木牛流马运粮。他殚精竭虑,积劳成疾。虽百般设计诱敌,司马懿坚守不出。诸葛亮最终病逝五丈原军中,留下“悠悠苍天”之叹与未竟之志。
00:00 / 11: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2
00:00 / 01: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7
00:00 / 00: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诸葛亮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这八个字像烙铁般刻在我的脊梁上。我叫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被后世称为 “卧龙先生”。可他们不知道,这羽扇纶巾的形象背后,是四十七年从未停歇的烽火与叹息。 我生于徐州琅琊阳都,父亲诸葛珪早逝,叔父诸葛玄带着我们兄弟流离至荆州。记得襄阳城外那间草庐,春有桑柘影斜,冬有朔风穿隙。兄长瑾常说我 “终日抱膝长啸”,却不知我在观察蚂蚁如何用树叶渡水 —— 这后来成了木牛流马的灵感来源。(事见《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建安十二年那个雪夜,玄德公三顾茅庐时,炭盆里爆开的火星正映着他眉间深纹。当他展开那卷手绘的《益州地形图》,我听见命运齿轮咬合的声响。初入新野军营,士兵们窃笑这白面书生,直到我改良的连弩射穿了三百步外的箭靶。 赤壁之战前夜,我在舟中反复擦拭那二十艘草船。东南风起时,周瑜眼角抽搐的肌肉告诉我:这借来的东风终究要还。后来先主崩于白帝城,托孤时的泪滴在诏书上晕开,比成都七月的闷雷更沉重。 建兴六年,我站在祁山隘口看着木牛流马运送粮草。最得意的却是发明 “扎马钉” 那夜 —— 当魏军战马跪倒时,姜维突然明白为何我总在深夜编草鞋。街亭失守的消息传来,军帐地图上渗出的汗渍,比马谡颈血更灼热。 五丈原的秋风吹动七星灯焰,我数着最后一次巡营时铠甲的反光。当年南阳耕读的少年不会想到,最终要亲手写下 “臣家成都有桑八百株” 这样的遗表。最后一次抬头看那轮冷月,忽然想起先主说的 “如鱼得水”,原来鱼游得再远,终究离不开水的重量。
00:00 / 02: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0: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907
00:00 / 00: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