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1: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
00:00 / 00: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
00:00 / 00: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66
重阳节🇨🇳 重阳节(Double Ninth Festival),又称重九节、茱萸节、登高节、敬老节,是中国庆祝丰收、祈福长寿,表达对老人尊敬与爱护的节日,时间在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 《易经》中将“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称“重阳”。 重阳节源自天象崇拜,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 古人在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天帝、祭祖,这是重阳节作为秋季丰收祭祀活动而存在的原始形式。 “重阳节”名称文字记载始见于三国时期。 唐代是传统节日习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时期,其主体部分一直被传承。 宋朝时,汉族的重阳节习俗已被北方少数民族所接受。 元明清时期的重阳节,基本上延续了宋代的各种习俗,可称是重阳节的延续期。 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拜神祭祖、晒秋、赏菊、饮宴祈寿等习俗。 后来,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 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 还有不同的国家的人也会过重阳节,比如韩国人会在这天吃花煎、花菜; 日本人则会吃茄子,吃栗子饭。 201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重阳节习俗项目保护单位被文化和旅游部评估合格。 重阳节在历史发展演变中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民俗观念中“九”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 2006年5月,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 #爱 #幸福 #生活
00:00 / 00: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3: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19
三灾厄:雷击等为天灾,火焚则为地灾,而溺水为水灾,此为三灾,是众生不得真道的一大桎梏。 四杀厄:四杀即四时不正之炁,春天招惹则患温热症,夏则疟疾,秋则痢疾,而冬则嗽喘。 五行厄:人身中五脏即对应五行,五脏安泰则神清体健,五行不调则祸患来缠。 六害厄:眼耳鼻舌身意,六者不断接触外界,不自然地会使人沾染邪气,或生贪嗔,或生痴愚,故为六害。 七伤厄:人有“喜怒哀乐爱恶欲”七种情绪,无论哪种,一旦过度则会伤身,因此谓之七伤。 八难厄:八难即人生在世难逃的八种恶疾——瘫痪癫痫风痨蛊癞;更专业的说法,八难是八景的另外一个称谓。 九星厄:天中九曜能影响人们的吉凶祸福;于人身中又有“九窍”,九窍若不把持则会生淫欲、纵恣、贪嗔之心,皆为制约人们保享天年的危厄。 夫妻厄:夫妻婚合之事易犯煞神导致灾厄,此谓夫妻厄。 男女厄:世人遇到子灾嗣绝的灾厄,若能立功种德则斗真会在无形之中为其化解。 产生厄:即妇人生产的时候所会遇到的难产得厄难。 复连厄:先辈亡魂在阴司不得超脱则会复连在世生人的健康以及运程,此谓复连厄。 疫疠厄:人生于世,难免遇到疫病并且感染,此谓疫疠之厄。 疾病厄:人们常常受到各种大小疾病的困扰,此为疾病厄。 精邪厄:道教认为,人若心怀不正则容易被妖邪精怪克害,北斗正气能解此精邪厄。 虎狼厄:古人没有那么多的交通工具,高级一点的也不过是车马之类,行走于山野之间难免被虎狼所伤,舟楫水上蛟蜃鱼龙之类所害,此即虎狼厄。 虫蛇厄:人若治家不德,杀盗邪淫,触犯神明与禁忌就会使得家中六神不居,虫蛇就会趁虚而入,所谓“鸟鼠送妖,虫蛇嫁孽”,是为虫蛇厄。 枷棒厄:人被诬告下狱受枷棒之苦即为枷棒厄。 劫贼厄:行走于世,无论何时何地,都有可能被贼人偷盗抢劫,是为劫贼厄。 横死厄:人没有寿终正命意外而亡即为横死。 咒誓厄:有人行诅咒之法加于人身,或有巫觋拘人魂魄,使人颠倒迷乱或阴沉不语,也有人为誓言所困,此种种皆为咒誓之厄。 天罗厄:天罗即天理,违反天理招致灾殃谓之天罗厄。 地网厄:地网即人伦常理,违之即罹此厄。 刀兵厄:兵燹战乱常会损人性命即为刀兵厄。 水火厄:水溺火焚之厄,以上诸般危厄以及世间种种危厄,北斗七元君皆能以其圣德威神为众生化解,度人归真。 #传统民俗文化
00:00 / 00: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
赖柏霖4天前
#地桃花与狗迹草的传说 在岭南的深山里,住着一位采药的老汉。他常念叨:“地桃花开,百病消;狗迹草生,邪祟逃。”这俗语背后,藏着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一、山神的考验 那年大旱,溪流干涸,村人接连病倒。老汉背着药篓上山寻药,却在悬崖边发现一株开着粉白花的灌木——正是地桃花。正当他伸手去采,脚下碎石突然松动,整个人向深渊坠去。千钧一发之际,崖缝里钻出几株叶片如狗爪的野草,钩住他的衣襟。老汉攀着草藤爬回崖顶,惊觉那草叶上竟有金色绒毛,在阳光下泛着微光。 二、草药的对话 夜深人静时,老汉听见药篓里传来细语。地桃花说:“我能治热毒,但根有毒不可妄用。”狗迹草应道:“我性凉解毒,可解蛇咬之危。”老汉这才明白,白日救他性命的正是狗迹草。两种草药商量着:“不如我们合方救人,你治内热,我解外毒。” 三、瘟疫中的奇迹 村中爆发瘟疫,高热不退者众。老汉按草药所言,取地桃花叶煎水内服,用狗迹草根捣碎外敷。三日间,病人热退肿消。病愈者问起药名,老汉看着叶形如狗爪的草药笑道:“这叫狗迹草。”又指着粉白花朵说:“这是地桃花,花开时如桃花落山野。” 四、永恒的守护 如今岭南人仍用这两种草药:地桃花治腹泻痢疾,狗迹草解蛇咬疮毒。采药人上山前总要先拜山神,因为传说中那株救人的狗迹草,是山神派来的金毛神犬所化。而地桃花年年开遍山野,仿佛在提醒世人:自然馈赠的草药,总藏着生命的智慧。
00:00 / 00: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
读经典6天前
🌻法輪常轉🌻 ❤️說聖人是人類理性底踐履的立法者,是因為他是理性底體現者,他的生命全部是理性。說理性的哲學家是人類理性底詮表的立法者,是因為他正視了那理性,他的智慧方向完全定在理性中。說他們是人類理性底立法者,就等於說他們是踐履地或詮表地表现了人類理性底立法作用。展露這「立法作用」的就是哲學。在此,我們願意不只是「較為更準確地」,而且亦較為更定然而不可移地,「去決定哲學之所规定者」。我們在此比康德更為積極。 積極之路數之: (7)哲學原型雖就盈教而立,然而一旦付諸實踐,則不但無主觀哲學可言,亦無哲學原型可言,此即哲學無哲學相,而只是在存在的呼應中,即,與聖者之生命智慧相呼應中,上達天德之踐履,並在此踐履中,對於無限心之如如證悟與如如朗現。然而人生覺悟之事,創造即重複,重複即創造,每一人皆須從頭來。是以學不厭,教不倦,各種專題哲學必須有,千差萬變的主觀哲學亦不可免,而哲學原型亦必須不斷地予以昭明而不使之沈晦:此亦是法輪常轉也。 ——《牟宗三先生全集21•現象與物自身》第七章 執相與與無執相底對照 P485 🌞開始新的一冊:《牟宗三先生全集22•圓善論》 🌻序言:我之想寫這部書是開始於講天臺圓教時。天臺判教而顯圓教是真能把圓教之所依以爲圓教的獨特模式表達出來者。圓教之所以爲圓教必有其必然性,那就是說,必有其所依以爲圓教的獨特模式,這個模式是不可以移易的,意即若非如此,便非圓教。天臺宗開宗於智者,精微辨釋於荆溪,盛闡於知禮,皆在大力表示此獨特模式。觀其所述實有至理存焉。這是西方哲學所不能觸及的,而且西方哲學亦根本無此問題——圓教之問題。 由圓教而想到康德哲學系統中最高善——圓滿的善(圓善)之問題。圓教一觀念啓發了圓善問題之解決。這一解決是依佛家圓教、道家圓教、儒家圓教之義理模式而解決的,這與康德之依基督教傳統而成的解決不同。若依天臺判教底觀點說,康德的解決並非圓教中的解決,而乃別教中的解決。因爲教既非圓教,故其中圓善之可能亦非真可能,而乃虚可能。詳如文中第六章所說。 籠統方便言之,凡聖人所說爲教。即不說聖人,則如此說亦可:凡足以啓發人之理性並指導人通過實踐以純潔化人之生命而至其極者爲教。哲學若非只純技術而且亦有別於科學,則哲學亦是教。依康德,哲學系統之完成是靠兩層立法而完成。在兩層立法中,實踐理性優越於思辨理性。
00:00 / 00: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1: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
00:00 / 00: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43
00:00 / 01: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十四节:明心后的从事于德 这是一个定义,是为了未来人类社会出现三个从事者作铺垫,这是人类社会进入到道德文明后,人们从事的工作,一个是从事于道者,一个是从事于德者,一个是从事于失者,这才是我们中华大道文明才应具有的样子。 明心后的从事于德者,可以直接辅助一个从事于失的人转为从事于道者,因为明心后的从事于德者,既可以提供能量给人的神直接合道,只有合上大道,一个人才有从事于道的资格,而道法就是心法,明心者可以直接传递心法。 明心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是真的明白心是怎么回事,明心是怎么回事,需要单独拿来讲解,至少能解释得让人的思想明白明心是怎么回事,从原理上给人讲解生命的运作逻辑,是给人的思想武装,不是用思想奴役人的精神的。 心的能力,放在大域中,是直接给了的,只要域中已有的,就是心已有的,即使域中还没有的,但心的能力同时还具有心生万法,心生万物的能力,因此,心是无所不能的,我们中华大道文明,最终就是生命就是作用,而这个作用就可以给其命名为心。 因此,明心的从事于德者,既可以直接给人提供能量,也可以直接给人传递心法,人们是拿来主义就可以直接使用,也就是可以直接成为从事于道者,这就不是我们现在传统的修道了,而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合作,直接从事于道,传统的修道,能成为从事于道者,太困难。 我生命困境的人生经历让我明白,修行也需要人与人之间这样的合作才行,从事于失的人都知道人与人之间必须得有合作关系才能成事,单打独斗人做不了任何事情,因为人需要的一切都是合作之下的产物,更何况,宇宙中的能量与心法,也是拿来主义就可以给人提供的,会拿的人给不会拿的人直接拿来给牠用就行了。
00:00 / 00: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上热搜 #交通安全 #抖音热搜 #安全出行 #今日热点 我们为什么要祭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感恩与追思 祭祖是对祖先养育之恩的感恩表达。通过祭祀,人们缅怀先辈的功德,感谢他们为家族的付出和贡献,表达对祖先的思念之情。这种情感的寄托让人们在精神上得到慰藉,同时也让家族的记忆得以延续。 2. 家族传承 祭祖是家族传承的重要载体。在祭祀过程中,长辈向晚辈讲述家族历史和先辈的奋斗故事,传递家风家训,使家族的精神和价值观得以代代相传。这种传承增强了家族成员的认同感和凝聚力,让人们铭记自己的根源和责任。 3. 教育意义 祭祖具有深刻的教育作用。它教导人们尊重长辈、孝顺父母,培养感恩之心。通过祭祀仪式,人们感受到家族的延续和责任,从而在生活中更加注重道德修养和行为规范。 4. 精神寄托 祭祖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精神寄托。面对死亡,祭祖让人们在情感上有了寄托之处,帮助他们缓解对未知的恐惧,同时也让人们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5. 文化认同 祭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无论是在国内还是海外,祭祖活动都能唤起华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归属感。 6. 社会和谐 祭祖活动促进家族成员之间的团结,进而推动社会和谐。家族的和谐稳定是社会和谐的基础,祭祖在其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总之,祭祖不仅是一种传统习俗,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精神纽带,对个人、家族和社会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00:00 / 01: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