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76
00:00 / 01: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8
00:00 / 01: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
00:00 / 14: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
今天中午,爸爸、我和儿子一起吃饭时,聊到了“情绪对一个人的影响”。儿子正处于年轻气盛的年纪,是我们三个中偶尔还会情绪上头的那个;而我经过这些年的学习和成长,情绪已经很少波动,大多时候都处在喜乐状态;爸爸则一直认知很高,虽然偶尔会带点职业习惯——毕竟作为团队领导,有时难免有些掌控欲,但我们私下沟通得很好,不会当着外人面起争执。 席间,爸爸对儿子说:“如果在团队里掌握着生杀大权,随意动怒,就可能影响到别人整个家庭的稳定。所以一个男人,能做到不轻易发怒,是很好的教养。”他还说:“越是没有本事的男性,越容易脾气大。”儿子非常认同,听得特别认真,不住地点头。 有趣的是,儿子话锋一转,突然问:“不过我小学那两年,你和妈妈吵架还挺多的,那是怎么回事呀?” 爸爸说:“我其实没怎么和你妈妈吵,主要是有时候在教育理念上不太一样。”之前儿子曾提到,他觉得自己性格里有些“讨好”的部分。我后来学心理学,也回溯过我们给他的原生家庭环境——确实,在他小学那两年,我和爸爸吵架比较多。孩子小时候见到父母争吵,常常会以为是自己造成的。所以当爸爸那样说的时候,我怕儿子多想。 吃完饭送他回学校的路上,我就问他这件事,也把我的想法告诉了他。他承认,小时候确实偶尔会有那种感觉,但现在他觉得:“你俩那时候好傻。”听他这么说,我知道,是因为现在的他能感受到我和爸爸的情绪稳定,我们之间流淌着被爱与成长滋养过的痕迹。所以他回看过去,才会觉得我们“傻”。其实,爸爸、我、孩子,我们都在共同成长,也在一次次回望与复盘中,刷新对彼此的认知。 正因如此,当我看到马路上那对争吵的年轻情侣时,心里忽然冒出一句话:爱还来不及,怎么舍得跟你吵架?#情感共鸣 #爱#情绪
00:00 / 02: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