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 太阳温度怎么测?3种方法带你揭秘“火球”的真实温度 提到太阳,我们最先想到的就是它的“炽热”。但这团遥远的火球,温度究竟有多高?科学家们又是如何“隔空测温”的呢?其实,人类测定太阳温度的过程,藏着3个关键方法。 1. 凹面镜“聚光”:测出温度下限 最早给太阳温度定调的,是俄国天文学家采拉斯基的实验。他用一面直径1米的凹面镜,把太阳光汇聚成一个“1分钱硬币”大小的亮斑(刚好落在凹面镜焦点上)。当这个亮斑照射金属片时,金属片很快就被烤得弯曲、熔化。 通过测量,这个亮斑的温度约为3500℃。采拉斯基由此断定:太阳的实际温度,一定远高于3500℃——这是人类第一次摸到太阳温度的“门槛”。 2. 辐射定律“推算”:锁定表面温度 太阳会不断向宇宙辐射能量,而“辐射量”和“温度”之间,藏着一个科学规律。1879年,物理学家斯特凡提出了一个关键定律:物体的辐射量,与它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并非千次方,原文为表述误差)。 科学家们用专门仪器测出太阳的辐射量后,代入这个定律计算,最终得出:太阳表面温度约为6000℃。这是目前公认的、比较准确的测算结果。 3. 颜色“对照”:简单验证温度 生活中我们能发现:物体温度越高,颜色越“亮”——比如铁块加热时,会从暗红色慢慢变成橙黄色、黄白色。这个规律也能用来验证太阳温度: - 600℃:深红色;1000℃:鲜红色;3000℃:橙黄色 - 5000℃:草黄色;6000℃:黄白色;12000℃以上:白色 - 25000℃以上:蓝白色 我们平时看到的太阳,其实是它的“光球层”(太阳表面)。虽然地球大气会让太阳显金黄色,但光球层本身的颜色是黄白色——这刚好和6000℃的颜色对应,再次印证了之前的测算结果。 (补充:太阳的光球层外还有“色球层”和“日冕层”,但这两层温度更高,且肉眼只能在日全食时看到,不属于我们日常所说的“太阳温度”范畴。)#vivo旅拍神器 #宇宙探索@抖音创作小助手
00:00 / 02: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
00:00 / 01: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60
00:00 / 00: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794
00:00 / 00: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03
00:00 / 02: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