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高中生物选三第16题 16DNA疫苗是通过将编码某种蛋白质抗原的基因重组到表达载体后,直接或经包装后导入宿主体内并表达外源蛋白,从而激活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疫苗。科研人员将新冠病毒的S基因(控制S蛋白的合成)改造后与质粒重组,构建出了新冠DNA疫苗。回答下列问题: (1)目的基因的密码子优化:不同的细胞在编码同一种氨基酸时,选择的密码子是不同的(也就是密码子使用频率不同),在宿主细胞里,使用频率高的密码子,其对应的tRNA数量多。据此推测,目的基因的密码子优化是指通过改造目的基因的碱基序列,使____,进而提高宿主细胞中目标蛋白的表达量。 (2)为构建重组载体,需先设计引物,通过PCR特异性扩增和改造S基因。用于扩增S基因的引物需满足的条件是______,为使PCR产物能被限制酶切割,需在引物上添加相应的限制酶识别序列,该限制酶识别序列应添加在引物的__________(填“3'端”或“5'端”)。为使S基因转录形成mRNA上的存在kozak序列(起始密码邻近的特定序列),需在S基因编码链的__________(填“3'端”或“5'端”)添加相应的序列。 (3)为便于纯化S蛋白,需将His基因(控制His蛋白合成)与S基因相连,构建出能表达S-His融合蛋白的重组质粒(如图甲)。构建重组质粒后,为了确定S基因连接到质粒中且插入方向正确,需进行PCR检测,若仅用一对引物,应选择图甲中的引物________________。已知S基因转录的模板链位于b链,由此可知引物F1与图甲中S基因的__________(填“a链”或“b链”)相应部分的序列相同。 (4)质粒转化:转化前需对大肠杆菌用CaCl₂处理,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吸取转化后的菌液,用涂布器将菌液在含氨苄青霉素的___________中均匀涂布,放置于37℃恒温箱中进行培养。 (5)表达情况检测:提取转化后的大肠杆菌内的蛋白质,用抗S蛋白抗体和抗His蛋白抗体分别检测相应蛋白是否表达及表达水平,结果如图乙所示。由此说明重组质粒在大肠杆菌内成功表达了__________。 (6)T细胞转染:提取大肠杆菌中重组质粒,将其与脂质体进行混合,室温静置一段时间后转染T细胞。此过程中,脂质体的作用是______ (7)上述重组DNA疫苗不会在人体中产生新冠病毒,原因是_
00:00 / 12: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研发出抗癌疫苗,适用所有癌种,理论上! 该疫苗通过激活体内既有的免疫记忆,可实现对多种实体瘤的高效清除。 一问:该疫苗是什么? 这是一种通用型mRNA癌症疫苗。它不像传统疫苗那样针对某个特定癌蛋白,而是全面唤醒和增强身体内已经存在的免疫武器,用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去消灭癌细胞。 二问:核心突破是什么? 1、不限癌种:理论上对多种癌症都有效,无需为每个患者单独定制。 2、速度快:克服了“个性化疫苗”耗时数月的瓶颈,可以“即开即用”。 3、作用机制巧妙:它把病毒的外套穿在肿瘤细胞身上,肿瘤细胞就“变成了病毒”,机体已有的免疫系统就会主动去识别,穿着这件外套的癌细胞,从而调动身体里原本就存在的“免疫大军”来精准清除。 三、主要作用方式(尤如两把“利刃”): 1、让肿瘤更显眼:增强癌细胞表面的“标签”(如PD-L1),让免疫细胞更容易发现并攻击它。 2、拉响全局警报:促进产生“I型干扰素”这种关键信使,全面调动免疫系统围攻、抑制肿瘤生长。 四、现状如何? 这是一项前沿研究突破,前景非常振奋人心,但仍处于临床前或早期临床试验阶段,尚未成为医院里的标准疗法。 一句话总结: 科学家研发出一种“通用型”抗癌疫苗,通过巧妙利用身体对病毒的免疫记忆来全面攻击多种癌症,无需定制,速度更快,但距离广泛应用还有一段路要走。#免疫力 #科普 #基础 #癌细胞 #研究
00:00 / 01: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2: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0: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