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3
00:00 / 01: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1. 抗菌作用 兽用硫酸新霉素是一种广谱抗生素,主要对革兰氏阴性菌具有强大的杀菌作用,尤其对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效果显著。它通过抑制细菌的蛋白质合成来达到杀菌目的,对部分革兰氏阳性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2. 治疗动物疾病 胃肠道感染:用于治疗畜禽的细菌性肠炎、腹泻等疾病,如仔猪黄痢、鸡白痢和新霉素伤寒等。药物在肠道内几乎不被吸收,主要在肠道发挥作用,能有效减轻肠道炎症,缓解腹泻症状。 呼吸系统感染:可用于治疗牛、猪等动物的呼吸系统感染,如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鸡肺炎等。 生殖系统感染:对动物的生殖系统感染,如黄色支原体感染、淋病等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其他感染:还可用于治疗结膜炎等疾病,以及宠物的眼部炎症和感染。 3. 水产养殖应用 在水产养殖中,兽用硫酸新霉素可用于治疗鱼类、虾蟹贝类和海参的疾病,如细菌性肠炎、烂鳃病、赤皮病等,能有效控制病原菌的繁殖。 4. 促进生长发育 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硫酸新霉素,有助于提高畜禽的抗病能力和饲料利用率,从而推动畜禽的生长发育,提高生产性能,缩短出栏周期。 5. 作为疫苗佐剂 硫酸新霉素可作为疫苗佐剂,与疫苗混合使用时,能增强疫苗对动物免疫系统的刺激作用,提高疫苗的保护力。#鸡鸭鹅养殖 #牛羊养殖 #畜牧养殖 #三农养殖 #畜禽养殖
00:00 / 01: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 微观 “垃圾处理厂”:蛋白酶体降解蛋白质大揭秘 为啥蛋白质要被降解? 细胞内蛋白质就像一个个 “打工人”,各司其职。但有些蛋白质完成任务后就没用了,还有些蛋白质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受损、折叠错误。如果这些 “问题蛋白质” 不及时清理,就会在细胞里捣乱,影响细胞正常工作。所以,蛋白质降解是细胞维持内环境稳定的关键环节,就像我们要定期清理家里的垃圾一样。 认识蛋白酶体这个 “大功臣” 蛋白酶体是细胞内负责降解蛋白质的 “超级机器”,它的结构相当独特。从整体上看,它像一个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由两个主要部分组成:20S 核心颗粒和 19S 调节颗粒。 20S 核心颗粒:这是蛋白酶体的 “消化车间”,由四个堆积在一起的环组成,每个环又由 7 个亚基构成。中间两个环是 β 亚基,具有蛋白酶活性,可以切割蛋白质。外面两个环是 α 亚基,主要起结构支撑和调节作用,就像给 “消化车间” 加了个防护外壳。 19S 调节颗粒:它位于 20S 核心颗粒的两端,像是两个 “智能门卫”。19S 调节颗粒由多个亚基组成,能识别被标记的蛋白质,还能利用 ATP 水解提供的能量,将蛋白质解折叠,并把它们送进 20S 核心颗粒进行降解。 蛋白质降解详细过程 蛋白质标记:在细胞里,蛋白质要被降解,首先得被 “贴上标签”。这个标签就是泛素(ubiquitin),它是一种由 76 个氨基酸组成的小蛋白。细胞内的泛素连接酶会把泛素分子一个接一个地连接到需要降解的蛋白质上,形成多聚泛素链。这就好比给要处理的 “垃圾蛋白质” 贴上了醒目的 “处理标签”。 被蛋白酶体识别:带有多聚泛素链标签的蛋白质来到蛋白酶体这里,19S 调节颗粒上的特定受体能精准识别这个标签。一旦识别,19S 调节颗粒就像打开了 “大门”,准备接收蛋白质。 蛋白质解折叠与转运:19S 调节颗粒利用 ATP 水解产生的能量,像 “拆玩具” 一样把折叠的蛋白质解开,然后通过一个狭窄的通道,将解折叠的蛋白质慢慢送进 20S 核心颗粒内部。这个过程就像是把大物件拆解后通过狭窄的门送进处理车间。 降解成小片段:蛋白质进入 20S 核心颗粒后,β 亚基上的蛋白酶活性位点开始发挥作用,它们像一把把小剪刀,把蛋白质切割成小的肽段。这些肽段通常只有几个到几十个氨基酸长度,随后会被释放到细胞内,进一步被其他酶分解成氨基酸,供细胞重新利用,就像把垃圾彻底分解成可回收的基础材料。#科晋生物 #科研 #微观世界
00:00 / 03: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
00:00 / 01: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1: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辐照技术 辐照能够杀灭细菌,那食品中的有机物也被杀死了吗 首先要明确一个基础逻辑:只有活的生命体(如细菌、病毒、寄生虫) 才有 “存活 / 死亡” 的属性;而食品中的有机物(如淀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是无生命的化学分子,它们只有 “结构是否被破坏”“性质是否改变” 的说法,不存在 “被杀死” 的概念。 食品辐照技术(如用 γ 射线、电子束、X 射线)的核心作用,是通过高能射线破坏微生物(细菌、病毒等)的遗传物质(DNA 或 RNA): 射线会直接打断微生物 DNA 的双链结构,或通过激发食品中的水分子产生 “自由基”,间接破坏其遗传物质; 遗传物质被破坏后,微生物无法进行复制、分裂,最终失去繁殖能力(相当于 “失去活性”,无法导致食品变质或引发人体感染); 这个过程只针对活的微生物,因为只有它们需要依赖完整的遗传物质维持生命活动 —— 对无生命的食品有机物,射线的作用完全不同。 食品中的有机物(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本身没有生命,辐照不会 “杀死” 它们,但可能在高能射线作用下发生轻微的分子结构改变,但这种改变是可控且安全的,原因如下: 剂量严格控制:食品辐照有明确的国际安全标准(如中国 GB 14891 系列标准),允许的剂量极低(通常在 1-10 kGy 之间),远低于会破坏食品主要营养成分的剂量; 主要成分基本稳定:在合规剂量下,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的核心结构不会被破坏(比如蛋白质不会完全分解,淀粉不会失去供能属性),食品的口感、风味、营养价值基本保持不变; 仅少数敏感成分有轻微变化:只有部分对射线敏感的小分子有机物(如少数 B 族维生素)可能出现微量损失,但这种损失通常小于烹饪(如加热)带来的营养流失,且不会影响食品的安全性和核心营养价值。#辐照科普
00:00 / 02: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01: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9
高中生物选三第16题 16DNA疫苗是通过将编码某种蛋白质抗原的基因重组到表达载体后,直接或经包装后导入宿主体内并表达外源蛋白,从而激活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疫苗。科研人员将新冠病毒的S基因(控制S蛋白的合成)改造后与质粒重组,构建出了新冠DNA疫苗。回答下列问题: (1)目的基因的密码子优化:不同的细胞在编码同一种氨基酸时,选择的密码子是不同的(也就是密码子使用频率不同),在宿主细胞里,使用频率高的密码子,其对应的tRNA数量多。据此推测,目的基因的密码子优化是指通过改造目的基因的碱基序列,使____,进而提高宿主细胞中目标蛋白的表达量。 (2)为构建重组载体,需先设计引物,通过PCR特异性扩增和改造S基因。用于扩增S基因的引物需满足的条件是______,为使PCR产物能被限制酶切割,需在引物上添加相应的限制酶识别序列,该限制酶识别序列应添加在引物的__________(填“3'端”或“5'端”)。为使S基因转录形成mRNA上的存在kozak序列(起始密码邻近的特定序列),需在S基因编码链的__________(填“3'端”或“5'端”)添加相应的序列。 (3)为便于纯化S蛋白,需将His基因(控制His蛋白合成)与S基因相连,构建出能表达S-His融合蛋白的重组质粒(如图甲)。构建重组质粒后,为了确定S基因连接到质粒中且插入方向正确,需进行PCR检测,若仅用一对引物,应选择图甲中的引物________________。已知S基因转录的模板链位于b链,由此可知引物F1与图甲中S基因的__________(填“a链”或“b链”)相应部分的序列相同。 (4)质粒转化:转化前需对大肠杆菌用CaCl₂处理,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吸取转化后的菌液,用涂布器将菌液在含氨苄青霉素的___________中均匀涂布,放置于37℃恒温箱中进行培养。 (5)表达情况检测:提取转化后的大肠杆菌内的蛋白质,用抗S蛋白抗体和抗His蛋白抗体分别检测相应蛋白是否表达及表达水平,结果如图乙所示。由此说明重组质粒在大肠杆菌内成功表达了__________。 (6)T细胞转染:提取大肠杆菌中重组质粒,将其与脂质体进行混合,室温静置一段时间后转染T细胞。此过程中,脂质体的作用是______ (7)上述重组DNA疫苗不会在人体中产生新冠病毒,原因是_
00:00 / 12: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2: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1: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1: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6: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00: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3: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