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4
00:00 / 19: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
00:00 / 00: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4
破题1周前
田螺姑娘 从前,在一个小山村住着一个名叫谢端的孤儿。他善良勤劳,靠自己耕种几亩薄田维持生计。每天天不亮,谢端就扛着锄头去田里劳作,除草、施肥、灌溉,样样都做得认真细致。虽然日子过得清苦,但他从不抱怨,一心盼着有个好收成。有一天,谢端在河边劳作时,发现了一只特别大的田螺。那田螺外壳青中带紫,在阳光下闪着温润的光泽。他觉得这田螺很是稀奇,便把它带回家,养在了水缸里。从那以后,谢端依旧早出晚归地劳作。然而,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有一天,谢端像往常一样劳作归来,推开门就闻到了一股饭菜的香气。他走进厨房,只见桌上摆满了热气腾腾的饭菜,有青菜、豆腐,还有一条鲜美的鱼。他满心疑惑,以为是村里的好心邻居帮他做的饭,便挨家挨户去感谢,可邻居们都摇头说不是他们做的。接下来的几天,都是如此。每天谢端回到家,都有可口的饭菜等着他。他心里既高兴又纳闷,决心弄个明白。这天,谢端早早地就出门了,然后在附近找了个隐蔽的地方躲起来,偷偷观察家里的动静。过了一会儿,只见水缸里光芒一闪,一只美丽的姑娘从田螺壳里走了出来。她身姿轻盈,面容姣好,温柔地开始打扫屋子、做饭。谢端看得目瞪口呆,过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他赶紧冲进屋子,站在了姑娘面前。姑娘被吓了一跳,想回到田螺壳里,但已经来不及了。姑娘看着谢端,羞涩地说:“我本是天上的仙女,见你勤劳善良,孤苦一人,便下凡来帮你料理生活。如今既然被你发现了我的身份,我也不能再留在人间了。”谢端听了,心中十分不舍,他诚恳地说:“姑娘,谢谢你这些日子对我的照顾。我虽然贫穷,但会努力让你过上好日子,你能不能留下来和我一起生活?”仙女无奈地摇摇头:“我违反天规下凡,若被天庭知晓,定会降下灾祸。我必须回去了。”说完,仙女从头上拔下一根金簪,递给谢端,“这根金簪送给你,你把它插到田里,以后会年年丰收。”谢端接过金簪,泪水在眼眶里打转。仙女又叮嘱了他几句,便化作一道光芒消失了。谢端按照仙女的话,把金簪插到了田里。从此,他的田地年年丰收,日子也越过越好。他始终没有忘记田螺姑娘的恩情,一直保留着那个田螺壳,把它当作最珍贵的宝物。而这个美丽的故事,也在小山村代代相传,成为了人们口中一段温暖又神奇的佳话。
00:00 / 03: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2
00:00 / 03: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2: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上热门#小说推荐 #都市言情 #有声漫画 #原创 **70年,我带全村发家致富,都成了亿万富翁** 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了我们这个偏僻的小山村。那年我25岁,刚从部队退伍回来,看着村里破旧的土坯房和乡亲们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心里不是滋味。 “老支书,咱们不能一直这样穷下去!”我找到村里的老支书,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老支书抽着旱烟,沉默半晌,最后叹了口气:“年轻人,有想法是好事,可咱们村要啥没啥,咋致富?” 我拿出在部队攒下的津贴,又东拼西凑借了点钱,带着村里几个年轻人去南方考察。在深圳,我第一次见识到了什么叫“特区速度”——高楼拔地而起,工厂机器轰鸣,街上的人行色匆匆,手里拿着大哥大,腰里别着BP机。 “咱们村也可以搞企业!”我兴奋地跟同伴们说。 回村后,我召集村民开会,提出办厂的想法。有人支持,也有人摇头:“种地才是本分,搞那些虚的干啥?”但我没放弃,带着愿意尝试的村民,先从小作坊做起——做竹编工艺品、加工农产品,再运到城里卖。 起初,生意并不顺利,产品卖不出去,资金周转困难。有人劝我放弃,可我不甘心。我带着样品跑遍省城,甚至坐火车去北京、上海找销路。终于,一家外贸公司看中了我们的竹编,下了第一笔订单。 从那以后,村里的产业越做越大。80年代,我们建起了食品加工厂;90年代,搞起了养殖业;2000年后,又投资房地产和互联网。村里人从最初的怀疑到后来的全力支持,家家户户都成了股东。 如今,70岁的我坐在村口的大榕树下,看着眼前的高楼大厦、宽阔马路,还有乡亲们开着的豪车,心里满是欣慰。当年的穷山村,如今成了远近闻名的“亿元村”,家家户户都是亿万富翁。 老支书早已离世,但他的孙子前几年从国外留学回来,接手了村里的企业。他笑着对我说:“叔,您当年带我们走的路,我们现在走得更远了。” 我笑了笑,望向远方。这条路,我们走了70年,但值得。
00:00 / 02: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