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1: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4
00:00 / 02: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1: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
00:00 / 00: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月光下的诗意人生画卷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东坡居士这一问,带着几分豪迈与洒脱,又藏着些许对未知的探寻。他手持酒杯,目光望向那浩渺苍穹,那一刻,他与明月仿佛在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这轮明月,从古至今,见证了多少世间的悲欢离合,又承载了多少文人墨客的深情与思绪。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这短短几句,将东坡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展现得淋漓尽致。他向往着那超凡脱俗、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境,可又割舍不下人间的温暖与牵挂。这何尝不是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的真实写照呢?我们常常渴望挣脱现实的束缚,去追寻那遥不可及的梦想,却又在心底深处眷恋着身边的平凡与真实。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月光如水,轻轻流转,洒在华丽的楼阁上,又悄悄地透过雕花的窗户,照在那些难以入眠的人身上。这无眠之人,或许是被生活的琐碎所困扰,或许是被离别的思念所缠绕。而月光,就像一位无声的倾听者,默默地陪伴着他们,给予他们最温柔的慰藉。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东坡以一种豁达而通透的心境,道出了人生的真谛。人生就像这月亮一样,不可能总是圆满无缺,有相聚时的欢乐,就有离别时的悲伤;有成功时的喜悦,就有失败时的沮丧。但正是这些酸甜苦辣,构成了我们丰富多彩的人生。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是东坡对亲人、对朋友最真挚的祝福。即使相隔千里,只要我们抬头望向同一轮明月,心便紧紧相连。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里,我们常常因为忙碌而忽略了身边的人,忽略了那些最珍贵的情感。而中秋,正是这样一个让我们停下脚步,与亲人朋友相聚,共赏明月、共享温情的时刻。 #蒋勋 #蒋勋细说红楼梦 #疗愈 #苏东坡 坡#中秋节
00:00 / 01: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8
00:00 / 03: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
第43集 古诗词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中秋咏月的巅峰之作,一千多年来从未被超越,它就是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公元1076年(熙宁九年)的中秋之夜,皎洁的月色,洒满大地,团圆之时,苏轼却孤独客居密州,与手足情深的弟弟苏辙已经七年没有见面,思念之情愈发的浓烈。又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自请外放,政治上的压抑和仕途的迷茫,更添几分愁绪。这夜他独酌至酩酊大醉,挥笔写下《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上片:苏轼举杯望月,想到上天的宫殿,但又觉得天上太寒冷,还是人间好,这份对人间的眷恋化解了苏轼出世与入世的矛盾心里。 下片:苏轼看到月光转过楼阁、照进窗户,映照着辗转反侧的他,他埋怨月亮不该在人们分别的时候这么圆,却又旋即释然:认为人的悲欢离合和月亮的阴晴圆缺是一样的,事实难全。既然不能见面,那么共享明月,祝福亲人朋友幸福平安吧。 全词以月为线索,将自然景象与人生感悟、亲人思念,对离人的祝福相融合 ,成为中秋词中的千古绝唱。 其实,我们的生活里哪有那么多圆满?离别、失意、求而不得都是常态。与其纠结,不如学着接纳不完美。就像隔着千里也能共享同一轮月亮一样。很多时候,心里装着牵挂与祝福,距离和缺憾也就没那么重要了。豁达些,日子反而更有滋味。
00:00 / 04: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0
00:00 / 01: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3
00:00 / 04: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4: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0: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5
00:00 / 02: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