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2: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
雨季3天前
《雨雾之中登黄山》/雨季 久闻黄山盛名,心中盘桓的,是那“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的瑰丽想象。脑海中勾勒过无数次:峭壁上奇松的遒劲,奇峰怪石的千姿百态,尤其是那翻涌壮阔的云海,在日出日落的金光中如仙境铺陈……为此心心念念,期盼许久。不料此行,迎接我的并非朗朗晴空,而是一片迷蒙的雨雾。心下不免掠过一丝遗憾:那闻名遐迩的四绝,今日不知还能得见几分真容? 乘云谷索道上山,便坠入了黄山四绝之一——“云海”的变奏曲里。只是今日这云海,并非在脚下舒卷,而是扑面而来,将天地化为一片乳白的混沌。那传说中的万顷银涛,此刻化作了漫天的迷离雾霭,倒也成就了一番别样的空灵。 出了缆车站,便算是真正走进了这幅水墨长卷里。雾里看松,这第一绝,倒也是别具风骨。龙凤松在薄纱后缠绵相依,宛如谪仙伴侣;黑虎松墨色枝干挂着雨珠,宛若伏踞的猛兽;最奇的是孔雀松,于迷蒙中展开翠屏,似欲乘风归去。 而黄山的第二绝——“怪石”,也在这雾气中活了過來。路过“猴子观海”处,那石猴的身影在流雾中若隐若现,它此刻望不见浩渺的云海,只能面对一片苍茫,那份执着的守望,竟平添了几分哲学的沉思。“妙笔生花”的笔锋直指苍穹,仿佛正以云雾为墨,在天空这张无垠的宣纸上书写着无形的诗篇。更有那“骆驼峰”巨石,在雾霭中缓缓起伏,像是一队穿越时空的沙漠之舟,正沉默地航行于太虚之中。 此行最艰险,也最奇妙的,是步下西海大峡谷。路是在悬崖峭壁上硬生生凿出来的,窄而陡。五步之外,世界便失了踪影,只余风声、雨声与自己的呼吸。这种行走,是一种全然交付的信任,信任这路,也信任自己的脚步。 行至谷底,雨雾散去很多,乘西海小火车垂直攀升,超然如渡鸿蒙。窗外流雾如逝川,偶有松石幻影般掠过,转瞬无踪。 终至玉屏峰,与迎客松雨中重逢。它洗尽铅华,于空濛中舒展臂膀,静默的迎接,反显庄重。送客松微微倾身,雨滴如泪,似作无言惜别。 当下山的玉屏索道沉入云海,初时那份因天气而生的失落,早已消散无踪。方觉此行虽未得见预想中日照金山与壮阔云海的盛景,却领略了黄山四绝在雨雾中的另一重风韵。奇松更显苍翠,怪石愈增空灵,而那无处不在的云雾,本身便是另一种流动的“海”。它未赠我万里晴空,却许我一片能与内心对话的静谧。山水之趣,原不在景之明晦,而在心之领会。 这雨雾中的邂逅,或许比晴日更加难得,它让我遇见了一个洗尽铅华、含蓄深沉的黄山。#黄山
00:00 / 01: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5
黄山,以其“五绝”称霸!如“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闻名于世。它不仅是中国山水画的灵感源泉,更是无数文人墨客心中的仙境。此次再次黄山行,不仅是视觉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在这座神奇的山上,每一棵松、每块石景色都诉说着自然的故事,每一步行走,都仿佛穿越了时空。 黄山的松树坚韧,是自然界的奇迹。它们生长在悬崖峭壁之上,根深扎于石缝之中,枝干遒劲,形态各异。迎客松作为黄山的象征,以它那热情的姿态欢迎着每一位来访者。这些松树不畏严寒,不惧风雨,在极端的环境中顽强生长,展现了生命的坚韧与不屈。站在松树下,仿佛听到了它们与风共舞的声音,感受到了它们对生命的执着追求。 黄山的怪石,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它们形态各异,有的像人,有的似兽,有的如物,栩栩如生。飞来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等景点,每一块石头都仿佛有着自己的故事。站在这些奇石前,我惊叹于大自然的创造力,也感受到了时间的魔力。这些石头经历了亿万年的风雨侵蚀,依然保持着独特的姿态,仿佛在诉说着地球的历史。 云海:是黄山最壮观的景象之一。当云雾缭绕在山间,整个黄山仿佛被一层神秘的面纱所笼罩,若隐若现,如梦如幻。站在山顶,俯瞰云海,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所有的烦恼和忧愁都烟消云散。云海的变化多端,时而如波涛汹涌,时而如轻纱拂面,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神奇。 黄山的温泉,是自然赐予的礼物。这里的温泉水温适宜,富含多种矿物质,对人体有着极好的保健作用。在攀登黄山之后,泡一泡温泉,不仅能缓解疲劳,还能让身心得到彻底的放松。 黄山的美,是大自然给人类最慷慨的馈赠。它用奇松勾勒筋骨,以怪石铸就风骨,借云海渲染气韵,终成一幅立体的《富春山居图》。在这里,每一步都是与千年的对话,每一眼都是对自然的朝圣。
00:00 / 14: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