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2: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99
00:00 / 11: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3
00:00 / 01: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7
00:00 / 03: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
00:00 / 00: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1
魏州大都督府   都督府是唐王朝在重要地区设置的地方行政机构。都督源于东汉光武初年临时设置的督军御史。曹魏文帝初年都督设置制度化,晋代以后始兼任刺史,后周改都督为总管,隋代军区亦称总管。而大都督府就是重要的军事行政机构,广泛范畴上等同于现在的军区,也是地方的军事最高行政长官,更是驻扎在重要大型一线城市的军区总部。 隋代曾改州为郡,魏州被改为武阳郡;唐初为恢复汉魏旧制,罢郡置州,武德四年(621 年)魏州复名,并设立总管府。总管府作为地方军事指挥机构,通常统辖数州,拥有集中的军事指挥权,能够在战时不经中央批准,临时调动资源或调整行政区划,以应对紧急军事情况。魏州地处战略要地核心,控扼漕运与交通要道,在此设总管府,既可以管理周边区域,又便于唐朝对河北用兵,巩固东部边境。魏州总管府管辖魏、黎、澶(chán)、莘、毛五州,这一设置正是唐朝基于当时军事需求的战略布局。      唐王朝建业后,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统治,不仅改郡为州,对地方行政区划进行了调整,还逐步确立了府制。唐朝的府制,依其形式和地位,分为三种类型:府、都督府、都护府。 隋制从周,唐初沿袭隋制,亦称总管。在唐初统一战争进行中,为加强对地方的管理,遂于各要地设总管府。武德七年,恢复旧制,改总管府为都督府。   随着唐初局势的稳定,中央对地方的管理策略也随之调整。贞观元年 (627 年),唐太宗即位后,为革除隋末唐初 “民少官多” 的积弊,于二月大规模并省州县。此次调整涉及全国范围,仅河北道就撤销了莘州、等 3 州,将其辖县并入魏州。魏州大都督府原本统辖七州,是高级军事机构,但在州县合并后,其原有辖区大幅缩减,职能逐渐被普通州级行政体系吸纳,出现了机构冗余的问题。与此同时,唐太宗将全国划分为十道,以 “道” 为监察区,“道” 取代了大都督府的区域性军事统辖功能,使得魏州的军事地位显著下降。 从魏州总管府到大都督府,再到职能弱化,这一系列变化不仅是唐初行政区划与军事制度的调整,更是唐朝在不同历史阶段,基于政治、军事需求做出的战略抉择,深刻反映了中央与地方权力关系的演变。 河北到底哪里美、来了大名才完美。大唐河朔重镇、煌煌魏州鼎鼎大名欢迎你。 @DOU+上热门 @DOU+小助手 @抖音小助手 @邯郸文旅 @大名文旅 @魏州大名府 #河北到底哪里美 #河北邯郸 #大名 #魏州 #魏州大都督府
00:00 / 04: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0
00:00 / 02: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816
00:00 / 00: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00:00 / 01: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1: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35
00:00 / 09: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
00:00 / 09: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