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00:00 / 01: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00: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9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通常在每年的公历11月7日或8日,此时太阳到达黄经225°。立冬标志着秋季的结束和冬季的开始。 节气含义 “立”有建立、开始的意思,“冬”则代表冬季。立冬意味着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的状态,气候由秋季的凉爽逐渐转向冬季的寒冷。 气候特点 · 气温下降:北方地区气温明显降低,可能出现霜冻或降雪;南方地区则逐渐转凉。 · 降水减少:北方降水形式逐渐由雨转为雪,南方则多为降雨,但雨量减少。 · 寒风增强:冷空气活动频繁,风力增强,体感温度更低。 物候现象 古人将立冬分为三候: 1. 一候水始冰:水面开始结冰,但尚未坚固。 2. 二候地始冻:土地开始冻结。 3. 三候雉入大水为蜃:野鸡一类的大鸟不多见了,而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与野鸡的线条及颜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认为雉到立冬后便变成大蛤了。 传统习俗 1. 祭祀祖先:古代立冬是重要节日,皇帝会率领群臣举行祭祀仪式,祈求来年风调雨顺。 2. 补冬:民间有“立冬补冬,补嘴空”的谚语。人们会食用温热补益的食物,如羊肉、鸡肉、饺子等,以增强体质,抵御寒冷。 3. 吃饺子:北方地区有立冬吃饺子的习俗,因为饺子形状像耳朵,寓意冬天不会冻耳朵。 4. 酿黄酒:南方一些地区会在立冬时开始酿制黄酒,称为“冬酿”,祈求福祉。 农事活动 · 北方:农田进入休耕期,农民进行农田水利建设,为来年春耕做准备。 · 南方:晚稻收割完毕,开始种植冬小麦、油菜等作物,并做好防寒防冻措施。 养生建议 1. 保暖防寒:注意添加衣物,尤其保护头部、脚部和腹部。 2. 饮食调养:多食用温补食物,如牛肉、红枣、桂圆等,少食生冷。 3. 早睡晚起:保证充足睡眠,避免阳气外泄。 4. 适度运动:选择温和的运动方式,如太极拳、慢跑等,避免大汗淋漓。 立冬不仅是气候转换的节点,也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提醒人们顺应自然,调整生活节奏,为度过寒冬做好准备。
00:00 / 05: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6
00:00 / 00: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01: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