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8: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
00:00 / 03: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2
00:00 / 03: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
00:00 / 01: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4
《冯摹兰亭序》 《兰亭序》,又名《兰亭集序》,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兰亭序》是东晋书法家王義之的代表作,全文共324字,体现了王羲之在书法上的创新和对传统书法的继承。文中记录了他和文人雅士在兰亭聚会、赋诗饮酒的情景,展现了他对生死无常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兰亭序》原本已佚,现存唐代冯承素的《冯摹兰亭序》本,用楮纸两幅拼接,纸质光洁精细,笔法、墨气、行款、神韵都得以体现,公认是最好的摹本。因卷首有唐中宗李显的年号"神龙"小印,故称”神龙本”。后有明代收藏家项元汴题记:“唐中宗朝冯承素奉救摹,晋右军将军王義之兰亭禊帖",后世鉴藏家依此定为《冯摹兰亭序》。 冯承素(617年-672年),字万寿,长乐信都(今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区)人,唐朝大臣、书法家,左监门卫长史冯士的儿子。贞观年间,起家门下省典仪,迁弘文馆直学士。工于书法,墓写《乐毅论》《兰亭序》真迹,“笔势精妙,萧散朴拙”迁太子典书坊录事。唐高宗即位,累迁中书主书。咸亨三年(672年),病逝,时年五十六岁,安葬于高阳原。 创作背景 永和九年,书圣王羲之在绍兴兰亭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余位文人贤士修禊集会,现场曲水流觞,饮酒作诗。众人决定将当天所创作的诗编成诗集请王羲之作序,王羲之草拟出一篇序文后著成《兰亭序》。王羲之将《兰亭序》视为传家之宝代代相传,直到王家的七世孙智永手中。可惜智永出家为僧,身后无子嗣,将其祖传真本传予弟子辩才和尚。唐朝初年,李世民大量搜集王羲之书法珍宝临习,对《兰亭序》真迹更是极为仰慕,多次重金悬赏索求,但一直无果。后查出《兰亭序》真迹在会稽一名叫辩才的和尚手中,从此引出一段唐太宗骗取《兰亭序》原迹随唐太宗陪葬昭陵的故事。现传世的《兰亭序》已非王羲之真迹。唐太宗得到《兰亭序》后,曾命弘文馆拓书名手冯承素以及虞世南、褚遂良诸人钩墓数本副本,分赐亲贵近臣。《冯摹兰亭序》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此本曾入宋高宗御府,元初为郭天锡所获,后归明代大收藏家项元汴,清朝乾隆复入御府。 #字画 #兰亭集序 #中传新文创藏品平台 #数字藏品
00:00 / 01: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
00:00 / 02: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
00:00 / 01: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6
00:00 / 00: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1: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2: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
00:00 / 01: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
00:00 / 01: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1: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