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1月前
【玫瑰系列】实验 8: 不同水位对比(总结篇) 这次实验对比一下不同水位养花的效果。 实验分三组:分别是低水位5厘米、中水位10厘米、高水位15厘米。 用2毫升醒花液兑1000毫升水做醒花水,将收到的鲜切花剪根、去除下面的叶子,放入醒花水中醒花5小时。 用2毫升醒花液+5克玫瑰保鲜剂兑1000毫升水调成营养水,按照三个高度倒入花瓶中,将醒好的花放入营养水中养护。 前四天,三瓶花的花苞都在每天长大,水位越高花苞开的越大。 第五天,中水位花苞出现了一丝花瓣焦黄,但不太明显。 直到第六天,高水位的花还在继续开大,而中水位和低水位已经停止了长大。 第七、第八天基本保持各自的最佳状态,花瓣有出现一些黄斑,但不明显。 第九天的时候,黄斑开始清晰的显现了,高水位中有两朵从花心向外发黄,中水位中有一朵明显花心发黄,倒是低水位不太显著。 第十、第十一、第十二天,所有的花都从花心发黄并继续向外辐射扩散,但花形都保持着,花茎也没有发黑变软,并且都长出了新芽。 第十三、第十四天,花苞依旧都保持着完美的形状,叶子保持着健康的生机,花瓣的焦黄继续扩大。 从观察的情况看,水位越高,花苞开放的越大;水位越低,嫩芽生长的越多;水位越高,花凋谢的越快,水位越低,花期越长。因此,下一个实验打算看一下,通过变化水位的高度,能不能让花开的又大时间又长。 #鲜花养护 #玫瑰养护
00:00 / 02: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29
FL1周前
【玫瑰系列】实验 11: 插花密度对比(总结篇) 这个实验想要看一下插花的密度对花苞长大和花期长短有没有影响。实验分三组:第一组,高密度,9枝玫瑰;第二组,中密度,6枝玫瑰;第三组,低密度,3枝玫瑰。将醒好的花修剪后,分别插入装有营养水的三个花瓶中,每瓶均确保有三枝是状态较好、开的较大的。仅仅是插入瓶中短短十分钟的时间,低密度组中的玫瑰就迅速开大了很多,到摆放在桌上,已经明显比其他两瓶的花苞开得大了。 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是花苞的生长期,三组中的花苞都不同程度的长大,整体上密度越低,花苞越大。在同一瓶中,距离其他花比较远的那朵,开的比聚集在一起的大。因为低密度三朵花有比较宽松的距离,所以它们是开的最大的。 花苞已经开到了它们力所能及的最大状态,第五天、第六天、第七天是最佳的保持阶段,这三天所有的粉红雪山玫瑰都粉嫩粉嫩的、娇艳欲滴。 观察发现密度越高,水分蒸发的就越快。到第八天,高密度中的水几乎要见底了,中密度也下降的很明显,所以给每一瓶都补充了营养水。 第九天、第十天、第十一天,所有的花开始走下坡路,高密度组蔫软的速度最快,三天时间就全部软塌塌了。中密度组也只剩下一朵坚挺,而低密度组虽然花瓣有点发软,但花形完全没有塌。 第十二天、第十三天,花花们继续走向凋谢,高密度组萎缩成了一团,中密度组那瓶中的最后一朵和低密度组中的三朵同时在第十三天走到了花生的尽头。 这组玫瑰的实验结果还是比较明显的:插花的密度越大,花苞开放的就越小,同时花期也越短。这个规律是否适用于所有的玫瑰、甚至所有的花,不得而知,那需要大量的对照实验。仅就此实验,低密度比高密度要多开了四五天时间,花苞也大不少,可以作为一个简单的参考。 #鲜花养护 #玫瑰养护
00:00 / 02: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