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01: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3周前
明代大旅行家,地理学家,“ 驴友 ” 鼻祖,徐霞客曾经来过宾阳……在其著作《徐霞客游记 . 粤西游记》中记载:崇祯十年十二月二十日,出里段圩(今九塘)过昆仑关,古漏关,至双峰洞(今太守圩),丁桥村(新桥镇),看到宾州地势平坦,不禁感概:“天豁岚空,不易万山之中,竟有此旷荡之区也,州城一望,尽在平楚中”……而后问路人去上林三里怎么走,路人说,不必东入宾州城,可取道大仙圩,过竹马堡(今东黄村附近),天色渐晚,于龙村邓姓人家住一宿,十二月二十二日,从龙村沿田间小路过恭村,逾小岭出三塘,至驿站,并在此休整片刻,吃午餐(当时的三塘是一个四周有高墙围起来,设有大门关卡的集市,有客栈,各式各样的餐饮店铺,以供过路客商,各地来做生意人的休息,吃饭喝茶水等)而后从田庆村去往思洛圩(今狮螺),过白圩,至牧民堡(今五里亭),上青菜圩(今澄泰),并于十二月二十三日到达上林三里…这是徐霞客最眷恋的地方,并在此停留50多天实地考察……明清时期,官府传递军情、驻防官兵的关卡称塘,通常十里设一塘,古宾州城往上林驿道至三塘圩约30里,三塘是宾州北面防御、塘圩合一的关卡,派驻了塘兵,军情塘报以三塘冠名,三塘因此得名。宾州扼守桂中南要道,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明万历《宾州志》记载:“罗凤岭,州北15里,势蜿蜒,横障州北,为后屏”,由此可见,当时的三塘处于交通要塞,以“塘”成集,从明朝末年,历经多年时代更迭,慢慢才发展成今天的圩……#街头随拍 #宾阳 #徐霞客 #徐霞客游记 #上林三里洋渡
00:00 / 02: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00:00 / 02: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1: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2: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2
00:00 / 03: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1: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01
00:00 / 02: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