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3: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5
米逗逗1周前
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宋 苏轼古诗配画音乐放送 #中华好诗词分享 #创作者中心 #创作灵感#古诗配画 #音乐放送 配乐: 《古筝禅境》周展δ龙源音乐 这首词的解析如下 : - 创作背景:此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中秋,当时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做太守。他因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各地为官,而此时与胞弟苏辙已七年未得团聚,中秋之夜,面对明月,心潮起伏,遂乘酒兴挥笔写下此词。 - 上片赏析:上片望月,既怀逸兴壮思,又脚踏实地。“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以问句开篇,与屈原的《天问》和李白的《把酒问月》有异曲同工之妙,展现了苏轼豪放的性格和对明月的赞美与向往。“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进一步推进这种情感。“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既写出了苏轼对月宫的向往,又通过“恐”字,暗示了他对现实的留恋,含蓄地表达了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心理。 - 下片赏析:下片由月及人,“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月光转过楼阁,照在无眠的词人身上,引出了“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的质问,表达了对明月的埋怨,实则是对亲人分离的感慨。“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将人生的无常与自然的规律相类比,以豁达的态度看待离别。“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则跳出个人悲欢,升华为对天下人团圆的美好祝愿,尽显词人的旷达胸怀。
00:00 / 00: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8
00:00 / 03: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0: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